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陕西新闻

长庆安塞油田解好安全环保“不等式”

时间:2017-06-14

  作为从事高危高风险的油气生产建设企业来说,安全事故就像“病魔”一样伴随其中。如何有效防控这个形影不离的“绊脚石”?6月5日,记者在长庆油田采油一厂采访时,安全环保科负责人一语道出了奥妙:“安全工作必须从细小环节抓起,让每一位员工明白没出问题≠没有问题、抓过了≠抓好了、高科技≠高保险的真正含义。只有解好这三个‘不等式’,消除侥幸心理,才能确保生产建设平稳运行。”

  

没出问题≠没有问题

  今年5月份的一天早上,该厂坪桥作业区一名机关工作人员上井时忘穿劳保鞋,被员工监督举报后,受到了作业区的通报批评和罚款处理。“安全工作宁可小题大做,都不能得过且过。”作业区经理马朝阳告诉笔者,“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没出问题并不等于没有问题。在安全管理中,凡事发现的问题都必须彻查彻治,容不得半点怠慢。”

  自《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颁布以来,采油一厂将根除有章不循、有规不遵、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侥幸心理和习惯行为贯彻落实新“两法”的“首道令”,在全厂范围内迅速开展“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安全我有责、单位安全我尽责、出了问题我担责”主题宣贯活动,期间共查出补办安全作业票、补写安全生产记录、代抄安全学习笔记、不按规程操作等8大类33项问题,并一一剖析原因,及时制定整改措施。

  谈到安全工作“小题大做”这一话题时,坪桥集输队队长石建祥颇有感触地说:“安全工作无小事。如果平时在细节上要求不严格,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酿成大事故,那时候哭也没有眼泪。安全的严管,其实是对每一位员工的爱护,也是对企业负责任的表现。”

  

抓过了≠抓好了

  翻看第一监督站去年安全检查的统计数据,结果令人颇感意外:查出的问题中竟有1/6是“老面孔”。

  为何一些隐患长期得不到彻底解决?或者说个别隐患每次检查都会“频频亮相”、“反复登场”,这引起了采油一厂安全部门的深刻反思。安全教育活动没少搞、安全培训没少开展、安全检查没少进行、安全设施也没少投入,各项规章制度成册也“上墙”了、安全责任也划分到人了、员工也签过安全责任书了,为何一些安全“顽疾”却难以根除。

  “抓过了不等于抓好了。”在HSE委员会上,该厂负责人告诫大家,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制度和具体措施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后续监管没有跟上。为此,采油一厂依据“两法”,大力推行“落实直线责任、强化属地管理、深化一岗双责、注重执行效果”的安全管理理念,并根据各部门、各岗位以及个人的安全职责,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将涉及安全问题的每一项事务“对号入座”,使每位员工都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与压力。

  “以前觉得上小班挺好的,如今小班也难上了,一不小心‘酿成大祸’,就得承担事故责任。”王二转一名小班员工这样说道。

  

高科技≠高保险

  随着数字化的持续推进,目前安塞油田已有90%以上的站点实现了数字化管理,但在采油一厂看来,数字化并不是万能的,高科技并不等于高保险。8000余口油水井、300多座站点光靠数字化是不能确保安全的,居安定要思危。

  基于这一认识,采油一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加强措施:定期开展员工思想教育,不断强化干部员工的安全意识,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加大对管线管道、大站大库等重点部位的检查力度,严格落实特殊天气不定时巡视制度;定期对数字化设备和监控系统进行检查维修,进一步加大监控力度……

  在充分发挥数字化安全管理优势的基础上,采油一厂还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措施研讨和培训,突出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使“我的安全我负责、他的安全我有责”等理念入心见行。此外,这个厂还加大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考核力度,不仅使每位员工在熟知安全常识的同时,真正掌握防范措施,而且使一些危险系数高、管理难度大的岗位逐渐被打造成“放心岗”、“平安岗”。

  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先进的安全监控设备以及全员做好安全工作高度的责任感等多重“保险”的构筑,为油田生产建设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作者:王永辉 贺晗岳


编辑:杨金艳

  • 上一篇:探秘长庆靖安油田连续七年稳产四百万吨之谜
  • 下一篇:关注!延安市被确定为PPP创新工作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