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午,记者从“文化助力转型发展铜川市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升级版’”新闻发布会上了获悉,总投资8.08亿元的铜川大剧院、铜川博物馆、全民健身馆等六大市级公共文化场馆开工建设。
会上,铜川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铜川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梁秀侠指出,按照改造提升一批、整合利用一批、规划新建一批”的思路,铜川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新建成了孙思邈纪念馆、耀州区文化艺术中心、宜君县博物馆等一大批文化设施。计划总投资8.08亿元的全民健身馆、铜川体育馆、铜川大剧院、铜川博物馆、工人文化宫、孙思邈纪念馆六大公共场馆开工建设,其中孙思邈纪念馆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全民健身馆已竣工,9月份交付使用;其它四大场馆正在建设当中。市县“两馆”已全部达到部颁三级馆以上标准;乡镇(街道)60%的文化站达到省级三级站以上标准;形成了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X”文化服务新模式,“一镇一品”试点中心建设成效显著。2016年共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39个,达标率50.7%,在全省名列前茅。
此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多样化、服务标准化。“菜单式”服务让百姓的选择权越来越大。“唱响铜川 舞动铜川 书香铜川诗画铜川”四大品牌文化活动走向常态化、系列化、特色化,群众影响力日益扩大,针对特殊人群的残疾人文艺汇演、留守儿童夏令营、农民工诗会等文化关爱活动更丰富。
铜川市委、市政府以及文化部门相继出台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见》《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从设施建设、资金投入、队伍培养、服务方式等多方面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机制保障体系。
据了解,铜川市着眼统筹发展、着力实践创新,已经形成了具有铜川自身特色的做法和经验,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图书文献自助查阅借还系统延伸至区县,继续延伸市图书馆的“你看书我买单”服务项目,目前正在试点把全市农家书屋纳入其中,持续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让铜川的文化资源活起来、走出去,让市民在铜川走到哪里都有文化场馆、设施。
华商记者 郭强
编辑:华商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