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逢腊月,九嵕飞雪,何以解馋?唯有烙面。
在礼泉,煎饼切丝即为“烙面”,一簇一簇、一层一层盘置在竹笼里,就差一锅色泽红艳的滚汤了。
待锅心泛起水花,先入肉汤或骨汤,再配以豆腐丁、葱花、韭末、肉臊子,佐料除胡椒、花椒、桂皮、盐、油、酱等外,油泼辣子是必不可少的。如此巧妙调制后,一锅香辣诱人的烙面汤就烹妥了。
汤要一直小滚着,那些荤荤素素的食材才会紧“咬”在一起,渐渐地融作一波一波的浓香。一排家常的白瓷碗,个个都点染着几笔丹青,对比明快,素雅别致。碗的面相直接关乎胃口。面笼就在近旁,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凑拢捏起一撮面丝放入碗中,随即左手持碗,右手持勺,入锅舀三两勺滚汤,流瀑一般浇在面上,汤浸面,面吸汤,面与汤交融在一起,热气腾腾,美味浓烈。
汤多面少是烙面的特色。一碗吃不到尽兴,面却没了,于是乎食者总是一碗接一碗地吃,确凿是吊足了人的胃口。头不抬,嘴不擦,吃到最后一数,少则七八碗,多则十几碗。这样一气儿吃下来,口舌便生了惯性,放了筷子却放不下碗,忍不住要掬着碗空喝几口汤,算是给肠胃一个交代。末了,再坐回炕心心,品茶的品茶,抽烟的抽烟,脚底热烘烘,心里暖融融。
雪花纷飞的冬日,天越冷,烙面就越能尽显其浓煎辣香的特色。十碗八碗地吸溜着吃进肚里,竟能在呵气成冰的隆冬时节冒一身汗,那叫一个痛快!
腊月的礼泉,家家户户都要摊烙面。要摊烙面先调面,以三五十斤面粉入瓦盆,徐徐加水,经揉、擩、提、搅成面糊。摊面时,以勺入盆捞起面糊,缓缓画圆淋于锅内,再以月牙形的面板刮圆刮平刮薄,锅下起麦草火,温和烘烤,上下翻两三回合,不焦不糊,火色正好,麦香扑鼻,内外皆熟。烙熟的面饼薄光透亮。随后叠压成一掌宽平整瓷实的条状,利刀切成细丝,考验是的刀工。最后,码齐堆叠在竹笼或竹筛里,以备食用。
在关中众多的面食中,烙面只能算作一个小品种,虽流传地域不广,主要以礼泉为主,然其起源大有来头。据考此面起源于商末周初,因其存贮期长、方便携带、热汤冲泡即成面食的独特优点,被周武王选定为伐纣途中的军用伙食。后人因此称烙面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面”。
烙面之于礼泉人,是一道承载着浓浓乡情的美食。离乡半生的著名评论家阎纲老师,一说起家乡,至今也忘不了烙面,他很动情地说:北京混了四十年,年年想礼泉,岁岁想烙面。
烙面究竟有多好吃?礼泉人如是说:咥了一碗又一碗,十碗八碗不解馋。
编辑:王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