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的年俗大体可分为3种:洛南和商州区的关中文化(秦文化)倾向;丹凤和山阳南北民俗交融共存的过渡性;镇安、柞水、商南三县的楚文化色彩。
商州年俗从腊月延续到农历二月
商州年俗非别处所有,过年从腊月延续到农历二月。腊月初五,商州人要吃“五豆”(即用五种豆子熬的粥),腊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三蒸馍、送灶火爷、大扫除,晚上还要蒸“豆渣馍”。
大年初一和破五吃“煮馍”(饺子),初七吃长面条,正月十五耍龙灯走高跷,经常是在高低不平的雪地里,家家户户还要给祖宗墓前点灯,俗称“散灯”。这天晚上高高低低地山里全是点点灯火,自成风景。
“二月二,龙抬头”,这天男子和小孩都剃头,小孩子的头发要挽成团扔上屋顶。这天的午饭,一般是熬一大锅糊汤,把过年剩下的已干得咬不动的“献祭”和豆渣馍切成小块煮透出锅,有滋有味地饱餐一顿,便算过完年了。
有些地方腊月二十八杀鸭子提前过年
很多洛南人大年三十不吃团年饭,只在正月初一早上全家一起吃饺子。山阳和丹凤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典型的“秦头楚尾”。
丹凤茅坪的曾姓人家,每逢过年都要祭“莲花落”(竹板)和讨饭篮,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从安徽打着“莲花落”一路讨饭进入商洛。同时,为了躲避债主在大年三十逼债,他们会在腊月二十八杀一只鸭子提前过年。在山阳县境内,因鹘岭一岭之隔,一半秦风,一半楚韵。
镇安、柞水和商南在历史上都曾属于楚地,明清时期大规模的南方移民,带来了大量的江南文化习俗。商南县的何姓人家,大年三十晚上要先上祖坟送灯,再回来吃团年饭,过风楼镇胡家村人大年三十早上团年,而梁家湾镇的段家、李家则是中午团年。华商报记者 程娟
编辑:杨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