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市财政工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聚力追赶超越,深化财税改革,较好地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预算任务。
数据
去年全市财政支出3,116,956万元
2017年,全市完成辖区财政总收入1,130,670万元,同口径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56,488万元,占调整预算448,000万元的101.9%,剔除营改增等政策性因素后,同口径增长9.6%。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324,542万元,增长7.7%。
2017年,年初代编的全市财政支出预算为1,951,328万元,加上预算执行中上级财政增加补助、转贷政府债券及收入预算调整等,全年财政支出调整预算为3,230,006万元。
2017年,全市财政支出3,116,95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5%,比上年增加315,225万元,增长11.3%。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2,590万元,占预算98.3%;公共安全支出142,540万元,占预算97.9%;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84,000万元,占预算98.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31,658万元,占预算98.2%;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和交通运输支出363,474万元,占预算97.2%;农林水支出540,672万元,占预算98.6%;住房保障支出114,467万元,占预算96.9%。
2017年,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6,296万元,占预算112.8%,同口径增长9.4%。2017年,经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市本级财政支出预算为290,577万元,加上预算执行中上级财政增加补助、转贷政府债券等,全年市本级财政支出调整预算为454,978万元。
2017年,市本级财政支出417,70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1.8%(剔除年终决算按政策从县区扣回资金及2018年初上级要求列入2017年核算的专款等结转事项,市本级2017年执行数占调整预算数的95.4%),增长17.5%。
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6,582万元,占预算95.2%;公共安全支出36,063万元,占预算95.3%;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94,336万元,占预算95.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907万元,占预算95.7%;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和交通运输支出66,355万元,占预算94.2%;农林水支出53,827万元,占预算96.4%。
特点
财政支出的83%
用于改善民生
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是,稳步提升综合财力。2017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紧盯追赶超越目标任务,加大征管力度,提高收入质量,积极争取中省资金,确保了财政收入稳中有进,支出规模持续扩大,有力支持了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精准助力脱贫攻坚。建立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涉农资金应整尽整;拓展扶贫投入渠道。
三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放在首位,积极落实各项民生政策,支持民生改革,2017年全市民生支出258.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3%。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70元,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年50元,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470元。全年共为12万名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发放保障金4.39亿元,为57.3万名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5.9亿元,为31万名7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生活保健补贴2.4亿元,为城乡参保患者报销兑付医疗费用32.3亿元,拨付资金1.9亿元提供了公共就业免费服务。全年教育支出60.2亿元,重点落实了生均经费标准和贫困生资助政策,改造和提升了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安排1.9亿元实施了营养餐工程,投入资金5.5亿元落实了从学前一年到高中的公用经费补助政策。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重点改善了城区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基础教育均等化。
四是大力支持经济发展。牵头组建了市投资控股集团,设立多支专业基金,制定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产业投资领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业创新和小微企业快速成长;对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予以扶持,鼓励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组成联合体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等。
今年
政府的钱主要花在这些地方
2018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201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计划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计划492,800万元,增长8%。2018年全市财政支出预算为2,507,715万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28.5%。2018年,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计划为112,690万元,增长6%。
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经济和财政工作重点,2018年主要支出项目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6,808万元,增长14.1%;公共安全支出39,671万元,增长14.8%;教育支出53,931万元,增长15.6%;科学技术支出2,572万元,增长14.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8,207万元,增长15.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2,955万元,增长16.6%。主要用于财政对养老保险补助、城乡低保、五保供养补助、残疾人事业发展、高龄老人生活补助,以及就业、优抚对象和社会救助、退役安置、支持社区治理等方面。
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37,146万元,增长16.4%。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医保、城乡医疗救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防治、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方面。
节能环保支出19,287万元,增长16.8%。主要用于支持大气和水污染防治、推进农村环境整治、节能减排、环境监测等方面。
城乡社区支出14,033万元,增长15.4%;农林水支出34,672万元,增长18.7%。主要用于保障脱贫攻坚投入和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农业发展、防汛抗旱、农村综合改革等方面。
交通运输支出27,664万元,增长16.3%。主要用于全市公路建设和养护、公路运输管理等方面。
其他各类支出21,982万元,增27.2%。包括国防、住房保障、债务付息、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华商记者 周金柱
编辑:华商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