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召开的宝鸡发展大会,宝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作为重要一部分将在大会上向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客商、文化名人进行集中展示,充分彰显宝鸡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宝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具特色,这为宝鸡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今年农历狗年的央视春晚中,宝鸡凤翔泥塑“旺财狗”被作为原型,制成舞蹈服装,在央视的舞台上亮相,这是继凤翔泥塑“凤尾鸡”连续登上央视春晚和央视元宵晚会后,宝鸡民俗文化再一次登上央视春晚的大舞台。而早在多年前,宝鸡的刺绣布艺猪、泥塑马、泥塑羊、泥塑猪就分别登上了中国生肖邮票和邮政明信片,随着一张张邮票和明信片享誉全国乃至世界。陈仓宝鸡,这片被周秦历史文化浸润的土地,既是我国的民间工艺美术之乡,又是社火艺术之乡,这里,从不缺少民间智慧和文化的传承。
宝鸡市文广局局长张辉介绍,截至目前,宝鸡市政府已公布了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11项,其中包括省级项目57项,国家级项目5项,命名了21个非遗项目传习所,申报建成1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7个省级示范基地。从凤翔彩绘泥塑、木板年画,到千阳刺绣、陇县社火、精怪剪纸,宝鸡民间文化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宝鸡这块文化的热土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来自民间,根植于宝鸡深厚的文化沃土,更应该在民间的广阔天地中生根开花、结果。我市将积极推进“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创建,实施特色文化品牌带动战略,开发一批具有民俗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项目、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培育20个文化名镇、100个文化名村、100个文化名人、100个非遗文化品牌,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品牌。同时将进一步加快重大非遗工程建设,积极建设千阳“西秦刺绣”保护传承基地、凤翔六营村泥塑和木版年画保护基地,规划建设陈仓区-陇县-甘肃清水县社火生态保护区。鼓励支持开展非遗传习活动,建设和命名一批基层民间工艺陈列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推进生产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建设,探索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路子,加快非遗项目商品化转化,延伸产业链,不断守望文化的乡愁记忆。
让古老传统文化搭上现代艺术发展的快车也是个关键。宝鸡市还将积极探索“非遗”与教育,“非遗”与现代舞台艺术、“非遗”与民俗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对一些具有市场潜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坚持传承和发展并重,保护与开发共赢的发展思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经济开发并重的良性循环,让曾经承天地之恩泽,得千渭之浸润的宝鸡,实现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的华丽转身,展现新时代、新气象、新宝鸡。P9
编辑:华商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