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杨清流域山顶极目望去,到处是松树、沙棘,翠绿的叶片让这里不再是遍地黄土的旧模样。持续20多年的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让延安变得处处山清水秀,瓜果飘香,农民也得到了实惠。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让延安的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转变,全市森林覆盖率由之前的不足10%达到现在的46.35%,林草植被覆盖度达87.8%,每年的降雨量由“九五”时期的350毫米增加到现在的600毫米,昔日黄土高坡尘土飞扬的景象已成为历史。
吴起率先试点退耕还林
在吴起县长官庙镇李沟村,村民李志财正在果园里给果树浇水。“以前这里可比现在荒凉多了,后来县里通知农民说要退耕还林。我当时怎么也想不明白,祖先留下的地不种正经庄稼却栽树,树能吃?现在果树都长起来了,收入越来越好了。每年一入冬,瓦工活少了,我刚好进果园忙一阵子,还能增加份收入。”退耕还林后,李志财拿到国家补贴,还腾出时间外出打工,种树疑虑渐消。
1996年,吴起县率先进行退耕还林试点。吴起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果断提出以“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舍饲养羊、林牧主导、强农富民”为基本内涵,以建设“集约高效型农业、保护效益型林业、商品致富型畜牧业”为结构特征的生态型发展战略。
为让农民改变传统的放牧砍柴生活方式,吴起县改良羊的品种,为村民改造养羊设施,让村民在退耕坡地上种植紫花苜蓿做养羊饲草。吴起县坚持“先禁牧退耕、后还林还草,先绿化荒山、后调整产业”思路,在荒山和陡坡里种草植树,全县目前共完成退耕还林244.79万亩,累计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9.1亿元,有10多万人享受补助政策,户均领取补助资金8.3万余元。
生态也能富百姓
村民曾担心树不能吃。那退耕还林20年后,延安村民吃啥?
从卫星遥感图上看,延安市3.7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绿色已成为主色调,与子午岭、黄龙山、三北防护林融为一体,镶嵌在黄土高原腹地。要打好“绿色牌”,如今的延安已有了坚实的自然保障。
“想当年,下场大雨,地皮都扯没了,哪里还有肥?”宝塔区川口乡木和玉村村民胡志飞感叹:“现在遇上暴雨,心里也不害怕。植被好了,都能种经济林了。”胡志飞口中的“经济林”,便是延安市的新探索。
退耕初期,延安市所植树种以沙棘、刺槐为主。现在,延安的“增绿”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瞄准“增效”。何谓“增效”?在延安市林分结构调整计划中,一方面用松柏等常青树补充逐渐老化的沙棘、刺槐林,另一方面优先发展经济林,在注重生态的同时兼顾农民利益。
当年退耕还林,胡志飞在村里栽好沙棘、刺槐,就出去打工了。近两年,他又返回家乡开始种植苹果树。“这些果树过几年到盛果期,收入就能翻番了。”胡志飞说。
近年来,延安市大力推广经济林,洛川的山地苹果、宜川的花椒、延川的红枣、黄龙的核桃……靠生态产业致富的农民已不在少数。截至2016年底,延安林业产业产值达24.3亿元,其中干杂果经济林15亿元,森林旅游直接收入1.2亿元,林下经济、承揽园林绿化及林木种苗8.1亿元。农民收入由1998年的1356元,提高到2016年的1万多元。
建家庭林场啃下硬骨头
退耕还林并非“一刀切”。自然条件、经济水平迥异,造林效果可能天壤之别。吴起县铁边城镇王洼子村,便是一例。
从县城驱车两个小时,一路向西。翻过一座座山坳,远处梁峁上渐次萧索起来。沿着狼儿沟河颠簸,路越走越窄,河岸枯萎的黄蒿与冰草也越来越稀疏。“我们这儿十树九不活。退耕还林种的树,旱死的多呦。”同行的村民议论。退耕地盐度高,村民无力补种,只能靠飞播沙棘种子,生死看天。这里的退耕还林怎么搞?延安市正探索新方法:发展家庭林场。
从王洼子村走出去的企业家冯建福想通过集约化治理,绿化家乡。“我申请了老家近3万亩荒山,其中1/3种常青树,其余种山桃、山杏等经济林。”冯建福说,等树苗验收成活才能领每亩400元的补贴款。12年后,所有林场全部交还给百姓。
王洼子村63岁村民冯世荣正在管护新种植的松树苗。去年,他在林场栽了两个月树,每天工资120元,仅务工就挣了7000元。“林场的路也修宽了,我们出村都方便,以前只能走个驴蹄蹄。”冯世荣说。
目前,吴起县已发展了4个家庭林场,全部在荒山贫瘠之地。虽然自然条件差,但延安人从未放弃,延安退耕还林的绿色画笔,不能落下任何一片土地。
编辑:王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