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历史老师李自军(左一)为么洛拉支(右二)讲历史课。本报记者李向雨摄
本报记者 吴浩 余如波 李淼
16岁的彝族少年么洛拉支,家住凉山州甘洛县新市坝镇甲古村,患有先天性白内障,仅能感受到眼前的光影,几近失明。他对世界的好奇和认知,除了来自父母有限的描述,更多的靠“听”家里的电视。
去年以来,凉山针对失辍学适龄儿童少年,开展“一个都不能少”劝返复学工作,并对情况特殊者“送教上门”。
这个春天,么洛拉支找到了认知世界的“眼睛”。
“娃娃不能来上课,我们就去”
今年春节后,么洛拉支的父亲么洛古布子和母亲尔基尔西莫在儿子出生后第一次出远门打工。
么洛拉支共兄妹七人,他是老四,么洛拉且是老二,大姐三姐已出嫁。父母外出,这个家由么洛拉且操持,“多挣钱,才能抓紧给弟弟治病,爸妈下了很大决心才出远门打工。”
拉支1岁便被诊断出先天性白内障,父母也曾带他去乐山、成都治病。到上学年纪,因为担心拉支的安全,拉支被爸爸从学校接了回来。甘洛没有特殊教育学校,越西和西昌有,但没钱去那么远读书,“在学校里我会给老师同学添麻烦的。”拉支对于爸爸的决定表示了理解。
失明没有影响拉支对世界的好奇。
“语文课教的是说话,还会写字。”“数学课要做题。”“下课后打篮球,大家争着往一个框框里扔。”每次小伙伴们来家里时,拉支总会央求他们给自己讲学校的事情。
“视力残疾。”拉支的失学原因被甘洛县民族寄宿制学校老师李光旭知晓后,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校长木乃什日让李光旭上门核查,尽可能地提供帮助。
“想上学吗?”李光旭见到拉支后问他,“一万个想。”拉支毫不犹豫地回答。学校的老师们立刻接拉支到学校。
“那天是爸爸和我一起送他去的,他激动得早饭都吃不下,一路上手都在抖。”拉且回忆,那天大早,院坝里还是一片漆黑,拉支便抱着书包坐在门槛上等家人送。
但只一周时间拉支就无奈离校了。因为基础不好,拉支很难跟上同学们的节奏,更别说答题和考试了。上厕所他也不愿意麻烦同学,悄悄憋着或者等爸爸来帮他。现实中的诸多不便,还是让拉支的爸妈决定让他辍学。
“娃娃不能来上课,我们就去!”木乃什日看着拉支的背影,又看向李光旭,“我们不能放弃一个这么渴望知识的孩子。”
2018年初,李光旭果断担负起为拉支“送教上门”的任务。
“治好眼睛就上学,还要当歌手”
“今天要把这个带到,上次给拉支说了要讲这个。”3月6日这天,李光旭和周伟、历史老师李自军一起来给拉支送教。
周伟是地理老师,他特意带上的是一块硬质地图板,地图凹凸不平,有山有水的地方,摸得出来。
除体育老师外,十多门课的老师为拉支轮流送教上门。李光旭说,出发前,一行人会碰头准备教具,还常常带上一些油和米,然后坐半个小时公交车赶到镇上,再步行一个小时到拉支的家。
“这里叫北京,这里叫上海,这里是四川,是盆地,周围都是山。这里是大凉山,是我们的家乡。”周伟拉着拉支,一大一小两只手在地图上游走的画面,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历史老师李自军讲历史故事时,也充分利用这块地图板,告诉拉支故事发生在哪里。
“爸爸,我们住的地方在山上,周围还有好多山。”第一次学地理后,拉支兴奋得手舞足蹈。
“你们下盘好久来?”每次送教结束,拉支都会这样拉着老师们的手追问。
李光旭说,学校正在制作语文、数学、生物等课程磁带,把老师讲的内容录下来,平时拉支也能听能学,4月应该就能送到拉支手上。
拉支的听力很好,对音乐尤其敏感,平时总时不时哼几句。3月17日,音乐老师阿衣铁哈莫给拉支送教,她将自己在长沙乡村音乐教师培训上发的一个口风琴送给了拉支。“吉他暂时没有,口风琴可以满足一下拉支对音乐的渴望。”阿衣铁哈莫说,拉支曾给她说想有一把吉他。
“等爸爸攒够了钱,把我的病治好后,第一件事就去上学,以后我还要当个歌手。”拉支对阿衣铁哈莫大声地说出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