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松
4月9日上午,川报观察发布遂宁市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逗真碰硬的稿件《一份公文“走”了42天?12人1个单位被纪委监委严肃处理》。稿件发布后,引起网民的极大关注,大家纷纷在评论区域留言,就问责“迟到的公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建议。
很多网友留言,遂宁市出重拳抓住典型案例,具有震慑作用,“这个马谡斩得好”。
网友“王玉贵”留言说:非常典型。所谓典型,就是某一类事件的缩影,处理得好。
还有网友发出善意提醒。一名网友说:注意追求所谓的不过夜,不要弄成形式主义。
那么,对这件事情,当事人、遂宁市生态环境局督察办主任康晓阳怎么看?4月9日下午,记者连线了康晓阳。他说,这个事情对从事生态环保督察工作的人员有很大触动,警醒提示了在工作中,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而遂宁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刘基贵认为:这个典型案例也暴露出我们一些党员干部作风不实,庸懒散浮拖,工作效率低下,不担当不作为。
记者获悉,由此事件引发,遂宁在市直机关开展了“查问题、讲担当、提效能”作风整治行动。“可以这么说,这件事确实在遂宁市‘官场’引发不小震动,经过数月作风整治,遂宁市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特别是行政效率确实有了进一步提升。”来自遂宁市级机关的一位川观网友告诉记者:“作风养成有一个持续过程,仅仅靠短期整治行动也难保证今后不会反弹,还应该从思想教育、机制制度、科技手段上综合施策,才能管长远、见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