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内容涉及营商环境的法治、政策、政务、市场、人文、廉政等6大方面
参与打分的100名评委会前随机抽取
评价设置“好”“较好”“一般”“差”4个等次
本报讯(记者 高启龙 史晓露)4月9日下午,在巴中市文化馆4楼的会议室里,巴中市政府33个工作部门和巴中经开区管委会、市南龛文化产业园管委会、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等3个市级单位迎来一次特殊考试――巴中市第一季度营商环境“好差评”测评会议。今后,每个季度的最后一周,巴中市政府都要组织这样的“考试”。
之所以说“特殊”,一是因为测评内容虽然已事先通知,涉及营商环境的法治、政策、政务、市场、人文、廉政等6大方面,但“考官”是谁不清楚。这次参与打分的100名评委都是在会前随机抽取的,其中规上、限上企业代表5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15名,市民代表10名,个体工商业者10名。二是测评的结果现场公开、当场公布。三是测评会还有市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现场“压阵”,以及多家主流媒体聚焦。
14时30分,测评会议正式开始。当100名评委扫描二维码进入“好差评”电子测评系统打分页面开始打分时,在场的“一把手”们便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上实时滚动的得分情况。25分钟的“考试”时间里,偌大的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打分结束后,会议现场随即按照得分从高到低公布排名结果。巴中市政府办公室、巴中市财政局、巴中经开区管委会、巴中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单位排名靠前,而巴中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巴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巴中市生态环境局、巴中市南龛文化产业园管委会等单位排名靠后。
巴中经开区管委会排在第3名,管委会主任刘小林第一时间将消息传回单位。“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会反思哪里做得不好,哪里还需要提升。”刘小林坦言。
听到排名靠后,巴中市南龛文化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陈磊眉头紧锁。他说:“今天的这个分数说明我们工作上存在不足,会议结束后,我们会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各科室对标检查,加强整改落实。”陈磊同时也表示,巴中市南龛文化产业园管委会属于事业单位,6大方面的评价内容中有些行政职能并不涉及,建议下一步针对各单位实际开展差异化评价,让评价更加精准。
参与打分的多位企业代表表示,该测评能较好反映企业对政府工作的真实评价。“打分基本上能做到客观公正,但企业并非跟所有部门都打过交道,有些部门的工作情况不是很了解,打分设计上还需要不断优化。”企业代表巨彬说。
评议的结果不仅关乎现场诸位“一把手”的面子,还可能会影响“帽子”。据了解,评价设置“好”“较好”“一般”和“差”4个等次。评定为“好”,且连续3次在季度排名前10名的市直部门(单位),将被确定为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单位,市委市政府给予通报表扬。排名靠后的,将被警示,其中,一次排名后3位的开展提醒谈话,连续两次排名后3位的给予黄牌警示,连续3次排名后3位的将提请市委作出组织处理。每次测评结果,都将纳入综合目标绩效考核。
据悉,巴中将在条件成熟后,逐步扩大测评范围,最终实现所有区县和市级部门(单位)全覆盖。
记者手记
后发赶超需优化营商环境
巴中举行营商环境“好差评”测评会议并非想当然。早在2017年,巴中就提出要打造“全省最优、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今年巴中又将其确定为“头号工程”,相继出台多项措施。
为啥巴中如此重视营商环境改善?就目前来看,无论是区位优势还是基础配套,巴中都比不上成渝地区。即便是与川东北其他四市相比,巴中也有不小差距。这样一个后发地区,要想把企业引进来,且留得住,就要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实现营商环境的赶超,才有吸引企业的可能。
更进一步看,巴中工业经济起步较晚,民营经济举足轻重,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创造了50%以上的经济总量、6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民营经济主体数量。但巴中民营经济也面临经济总量不大、结构质量不优、产业集聚不足等三大短板,要想补齐这些短板,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引进优质龙头企业,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的快速集聚。由此,优化营商环境,倒逼政务服务水平提升,把环境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是巴中亟须把握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