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波县汶水镇翠屏新寨,3岁以上彝族孩子都是普通话教学对象
□本报记者 罗之 伍力/文 肖雨杨/图
“你叫什么名字?”“我叫陈小军。”“上午来教室要对老师说什么?”“早上好!”“下午放学回家呢?”“老师再见!”
3月29日上午,凉山州雷波县汶水镇马处哈三峡新村幼儿园,3岁的小班学生陈小军在老师阿苏的引导下,现场展示了一口流畅的普通话。让人难以相信的是,这是一个在5个月前只会说“阿姆拉”(彝语“妈妈来了”)、一句普通话都不会说的孩子。
马处哈三峡新村也称翠屏新寨,是一个由三峡集团和宜宾市翠屏区共同援建的移民村落。该村由雷波县莫红乡3个村落搬迁组成,村民全部为彝族。去年,为了让新来的孩子们得到良好教育,翠屏区在援建该村住房、产业的同时,还援建了一所幼儿园,共招收了88名彝族学生。
“我们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全部用普通话进行交流。”阿苏告诉记者,由于生活在纯彝族村落里,小班学生的普通话几乎是“零基础”。为了让学生们更快学习、掌握普通话,老师们将教学重心放在做游戏和唱歌谣上。
当日10时30分,课间操结束后,记者跟随阿苏走进课堂,体验普通话教学。
“剪刀石头布、剪刀石头布,一把剪刀两把剪刀亲亲小白兔。”小班课堂上,阿苏坐在学生面前,一边比手势一边念短句子。记者看到,学生们坐在小板凳上,有的学着老师比手势,有的已经可以跟着老师念短句子。
中班的语言基础则好一些。体验完小班教学后,记者走进中班课堂。在这里,27名学生正跟着老师熊克日学习《拍手歌》。熊克日先通过课堂上的教学电视播放了两遍歌曲,随后带领学生们边唱边比手势。记者看到,大部分学生可以很流畅地跟着老师唱完《拍手歌》。
大班则已进入幼儿园普通话教学的“高阶”。当天,大班有8名学生代表学校到县城参加普通话才艺展示,剩下的22名学生跟着老师吴俊雯开始学习日常对话,内容包括用普通话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亲属之间的称呼方式等。
吴俊雯手持一幅口语挂图,随机邀请学生上前对话,每名学生结束对话后,其余的学生都会大声唱:“好棒好棒你最棒,继续努力会更棒。”学习氛围浓厚。
“每学期期末,我们都会对学生进行普通话测试,将测试过程录像送到汶水镇中心校进行评价,雷波县教育局还会对此进行抽检。”汶水镇中心校副校长余凤江告诉记者,在今年1月的期末测试中,中班有8名学生的普通话获得了“优秀”。记者了解到,当地按应读尽读、控辍保学“一个都不能少”要求,将3岁以上孩子全部纳入普通话教学对象,经过小中大班共计3年的普通话学习后,学生们进入中心校读小学将有良好的汉语语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