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开放合作阶段成果展
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16日讯(记者 陈淋 摄影报道)4月16日,2019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在成都启幕,570家企业、363名董事长及总经理将参加这场深入了解四川的盛会。
值得关注的是,以“协同创新・合作共赢”为主题的“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开放合作阶段成果展,将于4月17日在此次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中正式亮相。本次展览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省经济合作局、省发改委、省经信厅承办,各市(州)协办。这是四川省首次以规模展览的形式,集中展出近一年来四川省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最新成果。
四川新闻网从展览现场获悉,成果展展览面积达200平米,丰富的图文结合,按“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全面助推四川高质量发展的总体介绍,以及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等五大经济区划分板块,每一个市州都有一个独立展板,集中展示了四川省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以来的开放合作阶段性成果。
据悉,按照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的部署,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全省各地各部门不断深化认识、创新举措,科学谋划、积极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和全面对外开放合作,形成成都“主干”,引领发展、环成都经济圈与成都有机融合,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打造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川东北经济区转型发展争创川渝陕甘区域经济中心,攀西经济区转型升级建设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突出生态功能推进脱贫攻坚的良好局面,开放合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开放合作阶段成果展
成都平原经济区:到2020年经济总量将突破3万亿元
成都平原经济区包括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资阳、遂宁和雅安8个市。成都平原经济区积极发挥在全省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中的引领、带动、示范作用,坚持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现代经济集中发展区、国家级现代化城市群。
到2020年,成都平原经济区经济总量将突破3万亿元,成都市经济总量超过1.6万亿元。经济区同城化一体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取得新突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提高到65%。
川南经济区:到2020年经济总量将达7700亿元
川南经济区包括自贡、泸州、内江和宜宾4个市。川南经济区主要依托陆上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和通道经济,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南向开放重要门户和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打造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
到2020年,川南经济区经济总量将达到7700亿元,成为成渝城市群重要的增长极;城镇化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将明显提高,基本形成区域内主要城市一小时经济圈。
[1][2]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开放合作阶段成果展
川东北经济区:到2020年经济总量将达到7300亿元以上
川东北经济区包括广元、南充、广安、达州和巴中5个市。川东北经济区积极依托特色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化工、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康养和红色文化旅游,加快建设东向北向出川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甘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
到2020年,川东北经济区经济总量将达到7300亿元以上,在全省区域发展新格局中支撑作用更加明显。特色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明显,川陕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初步建成东向北向出川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甘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
“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开放合作阶段成果展
攀西经济区:到2020年经济总量将达3500亿元
攀西经济区包括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攀西经济区主要依托矿产、水能和光热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推动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到2020年,攀西经济区经济总量将达3500亿元,战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和产业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现代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基本消除绝对贫困。
“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开放合作阶段成果展
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生态经济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体系
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包括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美族自治州。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坚持把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初步建成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和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到2020年,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经济增长保持与全省同步,草场沙化退化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功能明显提高,基本形成以生态经济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体系。
首页 上一页[1][2]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