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中国城市
发展潜力排名
前十位指数
深圳 96.0
上海 94.0
广州 91.1
成都 80.6
南京 78.0
武汉 76.9
重庆 76.6
天津 75.7
杭州 73.3
今年是成都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之年,作为西部开放高地展现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发展决心,在2019年的前两个月就新批63个外商投资项目。
4月12日,距离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简称《外商投资法》)通过还不到1个月,成都再次成规模集体签约外资项目,22个外资项目即将落地。
同日,国内智库恒大研究院发布《2019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报告》(简称《报告》),并公布“2019年中国城市发展潜力100强”排行榜。
报告介绍了分析排名的方式:根据基本面的情况,发展潜力100强被划为3档进行分析,深北上广等15个城市为一档,成都、武汉等25城为二档,兰州、徐州等60城为三档。再结合市场面的指标分析,将当前市场趋势较好的城市升档。
榜单最终排名显示,2019年,深北上广稳居中长期发展潜力榜单前4名,二线城市中成都、南京、武汉、重庆、天津、杭州位居前十;东部地区有32座城市进入前50名,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表现尤其突出;东北地区有超八成城市位于200名之后。
深度观察
为什么是成都
人才回流
中西部核心城市崛起
城市的发展潜力离不开各行各业人才、劳动力的储备。
根据《报告》统计,一二线城市以25.5%的人口创造了46.5%的GDP,人口集聚潜力很大。其中,以成都为首的二线城市以20.3%的人口创造了34.1%的GDP。
当前人口回流皖川桂豫等中西部省份与粤浙等东部省份人口再集聚并存,京沪津苏黑吉辽人口增长低迷甚至负增长。成都、西安、长沙等中西部核心城市日益崛起。2010年以来,随着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以及老一代农民工老化,部分人口逐渐回流中西部,东部人口增速总体减缓,而东北地区人口开始负增长。
近年来,在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成都等部分大城市抓紧“抢人”。2010-2015年,成都、郑州、重庆(主城)常住人口年均增加超过15万,而传统的人口集聚大市北京、上海、天津、苏州、无锡年均增加不足5万,北京2017-2018年持续两年负增长、天津2017年一度负增长。2018年西安、成都、武汉、广州户籍人口分别较上年增加86.6、40.8、30.1、29.8万人,主要以户籍迁入的机械增长为主。人才的聚集为成都这样的中西部核心城市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持。
产业创新
一二线头部效应明显
人才随着产业走,产业决定一座城市的兴衰。
《报告》数据显示,在产业创新方面,一二线城市头部效应明显,京沪深占据绝对高地,成都、杭州、广州、苏州、南京等城市居前。创新需要高度集聚才更有效率,产业创新的城市差异比经济实力更加明显。从反映龙头企业的A+H股上市公司数来看,北京占全国的比重达10.7%,京沪深合计占比高达27.5%,一二线城市合计占69.9%。
在这一方面,成都清晰认识到差距,重点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五大先进制造业,创造以会展经济、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生活服务五大新兴服务业和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清洁能源、现代供应链为支撑的新经济新动能。交通便利对于产业创新也至关重要,成都也在奋起直追,在航空、铁路运输方面开辟新的线路。从高铁日始发终到趟数看,成都已位居全国前十。
同时,优质公共资源对人口有着明显吸引力。成都的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密集,城市轨道交通逐渐铺开、城市运行效率提升,都吸引越来越多的创新企业、人才前来落户。
区位优势
外商投资桥头堡
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因素决定着城市的产业布局。
《报告》指出,以中心城市为引领的都市圈城市群更具生产效率,更节约土地、能源,是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台。
在城市群层面,19个城市群的核心在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等5个城市群。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外,以成都、重庆、武汉为核心的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最具发展潜力,两大城市群以5.2%的土地面积集聚了15.5%的人口,创造了15.6%的GDP。
地处西部的成都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同时也是高速发展的成渝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之一,正由区域中心城市迈向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已经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桥头堡。2017年和2018年,成都外商直接投资(FDI)增幅均为全国增幅的15倍。2019年前两个月,成都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总数共63个,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54个。据了解,2019年,成都市还将全力开展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际中小型企业的招引工作,重点引进地区性总部、功能性总部项目等,强化总部经济、首店经济建设。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实习记者 曾那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