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首届金沙诗歌奖颁奖:"创作奖"空缺 霍俊明获"批评奖"

时间:2019-04-17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张杰摄影报道)诗歌与青春血脉相连。春天的校园里,天然适合生长诗意。4月13日下午,四川大学“春天诗会暨首届金沙诗歌奖”颁奖典礼,在川大江安校区举行。四川大学副校长晏世经教授出席颁奖典礼并发言,对诗歌与校园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从北京远道而来的《诗刊》主编、诗人李少君,《草堂》诗刊执行主编、诗人熊焱,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党委书记古立峰,以及刘福春、赵毅衡、干天全、姜飞、操慧、向以鲜、邓翔等川大多位诗人、教授济济一堂,与大学生们共度一个诗意的周末午后。

金沙诗歌奖系年度诗歌奖,由“金沙诗歌创作奖”“金沙诗歌批评奖”和“金沙诗歌文献贡献奖”组成。每年度每个奖项获得者均为1人。评奖委员会,由诗人、批评家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授等组成的21名委员组成。3个评奖执行机构各设召集人1人,共3人,即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李怡、梁平,以及四川大学刘福春诗歌文献馆馆长刘福春。总召集人是李怡。

在颁奖现场,川大姜飞副教授以四川大学金沙诗歌奖评奖委员会秘书长身份,现场宣读了金沙诗歌奖的获奖人员。“金沙诗歌创作奖”空缺,金沙诗歌批评奖、金沙诗歌文献贡献奖则分别由霍俊明、鄂复明获得。

“创作奖”空缺的原因,姜飞解释说,“金沙诗歌奖”评奖委员会严格执行其评奖的高标准,评奖、授奖宁缺毋滥。“我们期待的创作奖诗人是这样的:在艺术原创性方面,给我们震惊。词语要及物、不炫技、不凌空蹈虚,语言干净、真诚。我们希望今后的金沙诗歌创作奖不再空缺。”

霍俊明以诗评著作《转世的桃花:陈超评传》获得首届金沙诗歌奖,即“金沙诗歌奖・2018年度诗歌批评奖”。这也是霍俊明当天在四川获得的第二个诗歌评论类奖项,上午他刚刚获得“草堂诗歌奖”年度诗评家奖。

《转世的桃花》是霍俊明写的自己恩师、诗人陈超的诗歌传记。全书48万字,以大量翔实的一手资料和追忆,评论了陈超及其所处的那个诗歌鼎盛时代。书中所涉国内一线诗人舒婷、西川、欧阳江河等近百位,感情充沛、语言生动、理论性强,既是对陈超一生的总结,又是对中国诗歌的反思和指引。

颁奖词中这样评价霍俊明:“霍先生的著作呈现的不只是职业的伦理,也是师徒的伦理,他的深刻和深情,意味着人文精神的传承不息,而从更准确的意义上观察,他是和陈超先生同获此奖,并赋予此奖以光荣。”

来自北京的鄂复明以对相关诗歌文献的守护和整理,获得首届金沙诗歌奖,即“金沙诗歌奖・2018年度诗歌文献贡献奖”。鄂复明参与相关诗歌文献的抢救、保藏和整理工作,自费从事,历数十载。在颁奖词中这样评价他的无私工作:“鄂先生不是诗人,也不是文学教授,然而他的无功利劳动即是大诗,他的士君子古风和他的卓越判断力,可以感动和养育真正的教授。鄂先生获“金沙诗歌奖”,不是鄂先生的光荣,而是“金沙诗歌奖”的光荣,他树立标准,贡献文明。”

  《诗刊》主编、著名诗人李少君为川大学子讲诗

“诗歌可以弥补生活的遗憾”

4月13日上午,《诗刊》主编、著名诗人李少君,在川大江安校区文新学院,对大学生作了一堂名为《诗心、诗情与境界》的诗歌讲座。在讲座中,他引述了近些年自己对杜甫研读的精华心得,自己具体的诗歌写作感悟,妙语如珠,让在场大学生受益匪浅。

此次讲座也是作为川大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系列活动之“2019年春天诗歌节”的重要环节。诗歌版本学家、川大教授刘福春先生担任了此次讲座的主持。

  独特的爱情诗

“诗歌就是建立一个有意义的世界”“诗歌是一种抒情的艺术”“诗歌就是情感化的文字”……李少君的演讲有理论性,也有生动的案例。

比如在讲到杜甫时,他提到,中国古代没有爱情诗,“准确地说,是没有追求爱情的诗。这是因为古代婚姻都是媒妁之言,没有恋爱过程。最多就是思念爱人的诗。而就算诗人写思念,也会容易被认为没有骨气,志气短小。所以,除了一些无名的民歌,写思念爱人的诗,也就是说,直到五四时期,中国人才第一次公开在诗歌中表达爱情本身。但是杜甫却不一样,他写了不少思念爱人的诗,这是很独特的。”

杜甫甘做“纯儒”

杜甫的伟大无须多言,但李少君却独到地发现,杜甫是一个“主体性”非常强大的人。他对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认定的理念,有非常坚韧的决心。

杜甫主体性之强,尤其表现在他身处唐代这样一个佛道盛行的年代,甘做一个“纯儒”,即使被视为“腐儒”“酸儒”。

有一句诗最能表达杜甫的强力意愿,“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葵藿就是现在说的向日葵,物性趋太阳光。杜甫认为自己坚守理想是一种物性,实难改变,尽管意识到“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但仍然甘为“乾坤一腐儒”(《江汉》),不改其志,仿佛“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茫”的战马。

李少君认为,杜甫的诗歌主体还表现在他的艺术自觉。杜甫写作追求“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对于写作本身,他感叹“文章千古事,得失存心知”。

诗歌的创造力

诗歌的艺术创造力,往往能超出很多人的想象。李少君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抒怀》:“树下,我们谈起各自的理想/你说你要为山立传,为水写史/我呢,只想拍一套云的写真集/画一幅窗口的风景画/(间以一两声鸟鸣)/以及一帧家中小女的素描/当然,她一定要站在院子里的木瓜树下。”

因为这首诗,先后有30多个朋友问李少君,他女儿的现状,“读了这首诗之后,他们如此确凿地认为,我一定有一个女儿。其实我真的没有。这首诗中的场景,是真实的,但是‘小女’这个人物形象,是我创作出来的。”李少君还感慨地说:“我生活中并没有一个小女,诗歌可以给我弥补生活的缺憾。所以我一直很感谢诗歌,感谢它给我一个‘诗歌的女儿’。”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 上一篇:成都优化调整 66个产业功能区支撑“16+1”个产业生态圈
  • 下一篇:第二届草堂诗歌奖揭晓 三位90后诗人包揽年度青年诗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