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公园城市论坛昨日举行 本报记者 张青青 摄
在昨天举行的首届公园城市论坛上,发布了《公园城市成都共识2019》(以下简称《共识》)。《共识》中表示,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也是人类文明的坐标。实现城市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既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时代命题,也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共同价值追求。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在天府新区提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赋予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新使命。公园城市作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建设新模式,为新时代城市价值重塑提供了新路径,在世界城市规划建设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2019年4月22日,“公园城市・未来之城――公园城市理论研究与路径探索”论坛在成都举行。联合国人居署和国内外城市代表、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等齐聚成都,共同研讨公园城市理论框架、方法路径,深入交流经验做法。经与会嘉宾共同商议,达成了《公园城市成都共识2019》。
点击共识
探寻新时代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们应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城市发展始终,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致力于创新公园城市理论研究、规划实践、场景营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与生态环境相融发展,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鲜活样本。
注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引领。
我们应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核心理念,推动“城市中建公园”向“公园中建城市”转变,厚植城市生态优势,实现城市绿色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永葆城市生机活力。
彰显以人为本城市人文关怀特质。
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持续优化人居环境,不断增进市民福祉,使公园城市宜居生活特质与良好生态环境相得益彰。
构建大美公园城市时代价值标杆。
我们应积极彰显公园城市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诗意栖居的美学价值、以文化人的人文价值、绿色低碳的经济价值、简约健康的生活价值和美好生活的社会价值,引领城市价值新方向,塑造城市竞争新优势。
塑造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城市形态。
我们应秉持“师法自然、天人合一”,塑造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大美格局,构建山水呼应、蓝绿相融、疏密有致、气韵生动的城市意象,促进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共融共生”。
营建绿水青山秀美人居城市绿韵。
我们应将公园形态和城市空间有机融合,让自然山水和美丽人居交相辉映,科学布局休闲游憩和绿色开敞空间,将绿色福利惠泽市民,把生态空间留给明天,努力在城市中为市民创造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美妙体验。
感知多元包容开放创新城市文化。
我们应坚持“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留住城市记忆,厚植文化根脉,彰显人文精神,包容多元文化,促进城市文化“可阅读、可感知、可欣赏、可参与、可消费”,在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凸显公园城市文化特质。
丰富现代时尚宜业宜居场景体验。
我们应围绕人的需求实现从“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的转变,增强空间归属感、场景体验感,围绕公园城市绿色空间全面营建生活、消费、创新等多元场景,让市民在生态中享受宜居、在公园中享受服务。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我们应共同倡导绿色简约、文明健康的城市生活风尚,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呵护自然生态,积极营造低碳健康城市氛围,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公园城市美好家园。
携手共创公园城市发展美好愿景。
我们应深入探究公园城市建设实践路径,不断创新公园城市价值表达,致力构建公园城市建设共同体,为创造美好宜居生活提供新智慧,为繁荣世界城市文明作出新贡献。
20个规划策略+6大公园场景
――与会嘉宾分享《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
公园城市推动城市建设模式转变,从“产、城、人”到“人、城、产”,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从“城市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城市”,让城市建设符合公园化的环境要求,将公园形态和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实现“无公园不城市,先公园后城市”;从“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围绕人的需求,从使用者角度积极建设多样场所、策划多种活动,通过设施嵌入、功能融入、场景带入,全面营建城市场景。
4月22日,首届公园城市论坛在成都天府新区举行,论坛上,市规划与自然资源管理局副局长曾九利介绍了《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最新内容。
围绕四大维度 形成20个规划策略
《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提出,成都将坚持用公园城市理念指导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营造,塑造以绿色为底色、以山水为景观、以绿道为脉络、以人文为特质、以街区为基础的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新型城市形态。围绕“人、城、境、业”四大维度,形成构建公园城市的规划策略。
围绕服务“人”,营造“公园+”开放舒适的公园街区,增绿增景,拆墙透绿,让市民在城市中感受自然清新;营造“公园+”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优化绿色公共服务供给,满足市民多元化、特色化的公共服务需求,让市民在公园中享受服务;营造“公园+”富含活力的工作场所,以产城融合的布局,健康型环境设计与人性化的公共设施配置,激发工作热情与创造力;营造“公园+”丰富多元的游憩体验,促进生态价值转化,丰富居民健康绿色活动;营造“公园+”简约健康的出行方式,强化“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提升道路林荫化率与绿视率,打造公园街道,让市民出行安全通畅、舒适宜人。营造“公园+”融汇古今的人文感知,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强化传统文脉感知,深挖天府文化内涵,凸显现代新兴文化感知;营造“公园+”特色鲜明的人文生活,结合“三城三都”,积极营造高品质文化消费场景,构建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交相辉映的文化标识体系,推动天府文化的可阅读、可感知、可欣赏、可参与、可消费,丰富市民文化体验。创造人与人的互动连接,创造闲适市井生活与良好生态环境相得益彰的新气象。
围绕建好“城”,推动城市格局实现“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建设山水呼应、蓝绿相融、组群发展的东部新城,以灰白淡彩凸显老城区历史底蕴,以天府黄凸显新区现代时尚,以醉美夜景增添城市光彩,形成具有美学韵律的城市新意象。塑造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的大美田园,打造“国际范”“天府味”示范性精品林盘,重塑川西田园风光,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规划长度达1.69万公里世界最长绿道,交融山水、连接城乡,提升公园城市整体形象;建设链接全球、外快内畅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与绿色高效、低碳智能的可持续发展城市。
围绕美化“境”,推进1275平方公里全球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打造世界级品质城市绿心、国际化城市会客厅;加快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生物多样性,将绿色福利惠泽市民,把生态空间留给明天;实施全域增绿,生态区保育修复,城区绿化改造,塑造绿满蓉城的公园绿境;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与防治、水生态治理、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公园城市美好家园。
围绕提升“业”,发展绿色产业,供给绿色产品,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结合优质生态空间,大力推进独角兽岛、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等产业载体建设,打造未来新经济高地;推广清洁能源,实施清洁生产,促进资源循环,构建绿色能源体系;融合多元功能,引入科技元素,注入文化内涵,打造新场景,培育新业态,探索城市永续发展新机制。
按照公园化要求 打造6大公园场景
按照“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的公园化要求,打造绿意盎然的山水生态公园场景、珠帘锦绣的天府绿道公园场景、美田弥望的乡村郊野公园场景;将公园建设融入社区和产业功能区建设,打造清新宜人的城市街区公园场景、时尚优雅的人文成都公园场景、创新活跃产业社区公园场景。
通过6大公园场景营建,实现“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的美好愿景。
“公园城市建设方兴未艾,理论实践探索任重道远。公园城市根本要回答的还是城市发展步入新的阶段、社会进步达到新的境界之后,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城市,城市怎么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问题。成都把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作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重点,积极探索公园城市建设路径。”曾九利在分享中表示。本报记者 袁弘
相关新闻
8个高含金量公园城市建设“宝典”在蓉首发
《公园城市――城市建设新模式的理论探索》发布
4月22日,首届公园城市论坛闭幕式上发布了公园城市理论研究的初步成果――《公园城市――城市建设新模式的理论探索》专著,其中包括联合国人居署、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等国内外权威研究机构开展的首批8个重大课题研究,初步形成了公园城市理论体系。
这本专著作为本次论坛的最重要发布成果之一,是以构建公园城市理论框架为目标,由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牵头,会同联合国人居署、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腾讯云等国内外权威研究机构,从公园城市的理论探索、生态价值转换以及规划路径建设3个方面入手的首批8个专题的研究成果。
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公园城市建设新模式研究》和《公园城市内涵研究》强化了公园城市理论基础的研究;《绿色生态价值研究》《公园城市对市民生活品质影响的研究》《公园城市消费场景研究》《公园城市与城市品牌价值研究》充分挖掘了公园城市建设对促进城市发展的价值,并明确价值转化的实践路径;《公园城市指标体系的国际经验与趋势研究》确定了公园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引导了城市发展方向和目标;《公园城市的公园形态研究》指导了公园城市的建设实施。
8个专题的研究覆盖公园城市的理论基础、实践路径、发展指标与建设实施等多个方面,为进一步实现公园城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政策相协调、政策与实践相贯通做好了准备。
本报记者 袁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