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追梦火焰蓝】卧龙森林消防中队:5个人的孤独与坚守

时间:2019-04-27

图为执行任务的卧龙森林消防中队消防队员。图由阿坝森林消防支队提供

图为曾经兵强马壮的卧龙森林消防中队。图由阿坝森林消防支队提供

四川新闻网阿坝4月27日讯(记者 梁鹏 摄影报道)位于四川巴朗山脉深处的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卧龙中队,自去年11月12日,经历了7名队员退役和25名队员调走后,只剩下了5名队员。半年的时间里,5个人在大山中孤独地坚守着。他们说,这是因为从橄榄绿传承到火焰蓝的责任和使命是他们坚守的最大动力。

孤独:年夜饭上的一份蒸扣肉五个人吃了四五顿

卧龙森林消防中队从来没有这么安静过,安静得只剩下山间的鸟鸣声和风吹过树叶的婆娑声回荡在营区。

中队长杨孟抱着篮球来到操场上,十分钟后,喜爱打篮球的他又抱着篮球转身回了宿舍。

“一个人打篮球没劲。”杨孟说,去年国庆期间,他们中队的篮球队参加“卧龙特区”组织的篮球赛,他们拿了第一名。

但从去年11月12日开始,杨孟在中队再也没有找到和他一起打篮球的人。那天,根据四川省深林消防总队的安排,卧龙中队25名消防队员,被抽调到成都,组建特种救援队。而之前,7名队员退伍了。加上新的队员还未补充到位,自此,原本有42名队员的卧龙中队260余亩的营地里,只剩下了他和四名队员。

与杨孟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卧龙中队四班驾驶员谭林。自2005年加入森林消防这支队伍以来,其中有一半的年头,他都在卧龙中队。

作为驾驶员,他还记得,队友们被调走之前,每次出任务时,他所驾驶的中巴车,都坐得满满当当。可现在,一辆皮卡车的五个座位也坐不满。“我们五个人即使出任务,也要留一个岗哨看家。”

人突然少了,让留下的五个人一时间还不适应。

“他们刚走的时候,我有一天休息,正在看书;突然想喊人帮我拿个东西,我顺嘴就喊了一个队友的名字,半天都没有回应,这时我才想起他们已经调走了。”谭林说,“那个时候,心里有些失落。”

空荡荡的营区,带给五个人的除了失落,还有孤独。

“平时休息,只能一个人在一个角落自己玩手机,看电影。”杨孟说,为了排解队员们的孤独,杨孟从外面买回一只哈士奇。“哈士奇买回来后,大家休息的时候可以逗逗哈士奇,现在大家那种失落感和孤独感好多了。”

虽然玩手机、看电影可以让他们在平时排解一些孤独,但当节假日来临时,这份孤独会来得更加猛烈。

2019年除夕,五个人做了11个菜。拍了照片传给调走的队友们“炫耀”一番后,这顿年夜饭,他们吃得很是冷清。

“那天我们做的一份蒸扣肉,我们五个人吃了四五顿才吃完。”谭林说,这份粉蒸肉,放在以前,根本不够大家吃。

除了这份四五顿才吃完的这份蒸扣肉,挂在营区的腊肉,也在显示着这份冷清。“这些腊肉是我们过年的时候杀猪剩下来的,现在都没吃完;以前,这一头猪只够我们吃半个月。”

图为在卧龙中华大熊猫苑内执行巡逻任务的卧龙森林消防中队队员。

图为如今有些安静的卧龙森林消防中队。图由阿坝森林消防支队提供

坚守:“火焰蓝”的职责和使命促使我们当好“守护者”

卧龙森林消防中队所在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西南部,邛崃山脉东南坡,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国家级保护区之一,是四川省面积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珍稀动植物最多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以“熊猫之乡”、“宝贵的生物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享誉中外,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区内共分布着100多只大熊猫,约占全国总数的10%。此外,区内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其它珍稀濒危动物如金丝猴、羚牛等共有56种,各类植物近4000种,被列为国家级保护的珍贵濒危植物达24种,其中就有一级保护植物有珙桐、连香树、水清树等。

卧龙森林消防中队负责着卧龙自然保护区防火灭火任务、高山巡护、抢险救灾、防火宣传等任务。

“他们调走后,这些任务就落在我们身上了,我们身上的责任和使命更重了。”杨孟说,他们五个人轮流担任驾驶员、炊事员、勤务保障员和岗哨。

虽然只有五个人他们却依旧坚持训练。“身体素质和技能不能荒废了。”五公里的训练每天都在进行,设备的操作训练和养护也如常,每个月一次为期一周左右的巡山任务从没停过。“我们要当好保护区的守护者。”

“马上新的队员将会补充过来,我们的坚持也是为了在他们来之后更好的履行我们的职责和使命,也是给他们做一个榜样。”杨孟说。

从42个人到如今5个人的坚守,从森警官兵到森林消防员,变的是徽标和衣着,不变的是从橄榄绿传承到火焰蓝的责任和使命争和当党和人民“守夜人”的铮铮誓言。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上一篇:蓉漂人才日!成都成华举行系列活动(图)
  • 下一篇:成都金牛区邀请青年蓉漂代表共庆“蓉漂人才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