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青城山山门执勤的成都森林消防大队都江堰靠前驻防分队的消防队员。
图为巡逻中的消防队员们。
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26日讯(记者 梁鹏 摄影报道)“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都江堰和青城山,是不少让游客到成都之后必须要“打卡”的地方。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都江堰和青城山,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保护着这两处景点的秀美风景。他们就是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成都大队青城山靠前驻防分队。
身穿“火焰蓝”的他们是青城山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每年的12月1日至次年5月31日的森林防火期,成都森林消防大队的四十名森林消防队员,会来到青城山脚下的青城山靠前驻防分队。
“我们主要负责的是青城山、都江堰景区防火巡护、应急救援、协助当地防火办对专业扑火队进行培训等工作。”成都森林消防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唐天钧说。
在景区巡逻、给游客和商家讲解宣传防火知识,是他们每天的工作。
4月24日上午,四川新闻网记者跟随“追梦火焰蓝”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的记者们来到青城山山门时,成都森林消防大队一中队四班班长邓雨诚与其他三名队员正在这里执勤。
一名队员站在入口处的火种自弃箱后,督促游客将随身携带的火种放入自弃箱。邓雨诚则与另外两名队员手拿宣传单,向准备进山的游客宣传防火知识。
10分钟后,在邓雨诚的带领下,三名战士列队,开始了今天上午的第二次巡逻。
沿着上山的台阶走了两百多米,队伍中一名队员发现此处的一位商家,正在用煤气炉煮着东西。在得到邓雨诚的允许后,他立即上前向这户商家宣传用火注意事项及防火知识。趁着这时,邓雨诚则与另外两名队员向此处的其他商家宣传防火知识。
“等一下,把你们的宣传资料给我一点,有客人来了我就给他们发一张。”就在邓雨诚他们整队准备继续巡逻时,一位商家跑到他们面前说。
“好帅啊,他们就是一道风景线!”就在他们快要抵达他们此次巡逻的终点月城湖时,两位下山的女游客从给他们身边经过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1][2][3]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图为巡逻中一名队员向商家宣传放火知识。
图为向游客宣传放火知识的森林消防队员。
守护
2004至今都江堰景区只发生一起火情
到达月城湖后,邓雨诚让其他三名队员返回山门执勤,他则继续向上巡逻。
邓雨诚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七年到青城山来执勤了。虽然不敢说对青城山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但却对青城山了若指掌。“我是大山里出来的,因此对大山,以及山上的花草树木很有感情,七年每年都在这里执勤半年,对青城山也有了很深的感情,对这里的感觉就是对自己的家乡感觉一样。”
说话间,已经抵达山顶的老君阁。邓雨诚穿着的制服早已经被汗湿。
“这只是我们巡逻的线路当中的一段。”唐天钧说,景区内往返一趟需要约3个小时,后山巡查一遍则需要约7个小时。“基本上队员们每天的步数都在两万五千步以上。”
正是因为有他们的付出和守护,很多火情隐患被扼杀在了“种子”阶段。唐天钧告诉记者,曾经有一天下午,在景区内的“天然图画”景点区域内,有两男两女四名游客带着野营装备,准备生火做饭时,被他们巡逻发现,经过他们20多分钟的宣传,对方才在他们的帮助下下山离开景区。
他们的付出和守护成效斐然,2004年至今,青城山景区只发生了一次火情。唐天钧告诉记者,那次火情还是因为老君阁的一根蜡烛被吹倒引燃了帘布。“当我们赶到时,火已经被老君阁的工作人员扑灭了。”
“人们来到景区不要把自己当成游客,森林资源、名胜古迹属于每一个人。大家都应该爱护它、保护它,让它们世代传下去。”在青城山的采访即将结束时,唐天钧说。
首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图为被孩子们围着要求签名的潘俊岭。
一个敬礼 是对他们最崇高的敬意
4月24日下午2点半,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但都江堰景区里却是游人如织。
景区离堆公园出入口,成都森林消防大队一中队六班班长潘俊岭准备开始巡逻。当他刚巡逻过“卧铁”景点,就被一群孩子给围住:“消防员叔叔,给我们签个名吧!”
刚在这群孩子们带来的旗上签了名,又一群孩子围了过来。孩子们的行为,让潘俊岭有些措手不及。
当被问及为何要找潘俊岭签名时,孩子们很是兴奋地说,“因为他是消防员叔叔,是保护我们的人!”
告别这群孩子们,潘俊岭加快了脚步。同邓雨诚的感觉一样,他十年在都江堰青城山执勤的经历,让他对于都江堰景区内的景点已经很是熟悉。
跟随着潘俊岭,行至安澜索桥内桥的执勤点时,出现了让人温馨的一幕:两名在此执勤的森林消防队员在给游客发放防火宣传单时,一名只有四五岁的小朋友来到他们面前,举起右手向他们敬了一个礼,两名消防队员立即给这名小朋友回礼。
“其实这样的场景我们经常能遇到。”潘俊岭说。虽然说得很是平淡,但潘俊岭的眼中,却充满着欣慰。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他们有的只是用脚步对景区一草一木的丈量及不厌其烦的宣传和解释,他们不只是青城山、都江堰秀美景色的“守夜人”,更是“守护者”。
首页 上一页[1][2][3]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