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全国劳动模范、冶炼“老兵”;他,是“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技术大拿;他与地灾“过招”;他为文物“治病”;他靠勤劳摆脱贫困……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沧桑巨变,从全国到四川,我们取得的成就无不伴随着苦干实干。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值此“五一”,我们推出“奋斗新时代一线追梦人”特别报道,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共同树立时代新风。以劳动者的奋斗和激情,共同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今日,我们一起走进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实验室里,感受一线劳动者的风采。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铸钢分公司电炉工段长、高级技师廖仲宾:
火红炉膛前炼出的技能大师
□本报记者 郝勇
【现场特写】
4月28日7时30分,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铸钢分公司消失模生产线。开炉前,全国劳模、铸钢分公司电炉工段长、高级技师廖仲宾先去合金库检查了刚刚备好的10来种合金,接着又去了辅料库、工具库,仔细检查、挑选炼钢需要的辅料和工具……这天,下达到这个班的任务是冶炼某新型钢种,由于冶炼工艺特殊,他又再次嘱咐工友们冶炼中的操作细节。
作业区内,右侧墙上的测温仪显示环境温度高达51摄氏度。
“炼钢最难掌握的是,钢在冶炼过程中的温度。”廖仲宾一边示范,一边向徒弟高飞传授精确判断炉温的眼力。师徒俩一炉一炉地盯着钢水看,观察冶炼过程中钢水颜色的变化。一个班次下来,他俩的眼睛被烤得又疼又肿。
加铁、吹炼、出钢……炼钢有一个“连轴转”的精密流程。从29年前走进铸钢车间的第一天开始,廖仲宾和工友们都是在车间中匆匆就餐,随即又披上“战袍”继续高温作业。
“在电弧炉炼钢中,有一炉熔清钢水中的硫含量高达0.80%。”这天下午,像往常一样,廖仲宾带着电炉二班长崔宇耕开展例巡例查,查找安全隐患、有无违章作业等。14时12分,发现生产中出现的情况,崔宇耕与廖仲宾开始紧急处理。按照要求,成品钢水的硫含量要小于或等于0.030%。正常情况下,炼一炉钢要3个小时。廖仲宾不忍心把这炉达10吨的钢水处理报废,决定继续炼下去,结果,这炉钢用了5个小时,最后还是达到了优质钢。“这炉钢10吨,价值10万元,废了就要亏惨。”廖仲宾说。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铸钢分公司党总支书记卿明高告诉记者,廖仲宾曾带领电炉四班创造过连续冶炼5500炉无成炉性气孔、无夹杂物超标的钢水冶炼纪录,为公司节约了数百万元成本。
牵头攻破炉外精炼(吹氩)技术、发明白渣钢操作法、钢包喂线操作法、炉外精炼操作法……正是凭着这样一股干劲,廖仲宾从一名最基层的炉前工,成长为一名铁路货车制造业钢水冶炼技能大师,并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
【奋斗者心语】
廖仲宾:作为一名制造业的冶炼老兵,我愿竭尽全力,认真做好年轻员工的传帮带,提高一线员工整体技能水平,为铁路货车铸造技术的升级换代和人员能力提升贡献自己的才智。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成都理工大学教授许强:
用非凡武艺与地灾“过招”
□曾灵 本报记者 江芸涵
【现场特写】
“今天领了个奖回来,感谢长期以来关怀、关心和关照我的所有领导、同事和朋友。”4月28日,成都金牛宾馆,四川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在此举行。大会结束后,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成都理工大学教授许强难得地发了一条朋友圈,一番感谢后,文末还“幽默”了一句:“看来‘五一’节期间只能老老实实地加班劳动了。”
节假日加班,其实是许强的常态。地灾无情,各种突发情况险象环生,从踏入地质灾害研究这个领域的那一刻起,许强就开启了随叫随走的工作生活模式,以至于出野外的衣帽被他放在固定的伸手可得的地方。
今年2月11日,农历大年初七,许强带着团队一大早急赴贵州,考察已出现险情的兴义市马岭镇龙井村9组滑坡。在他的指导下,现场开展了应急处置工作,直到预警前才撤离,不仅实现了人员的“零伤亡”,还实现了财产的“零损失”。
之所以能做出如此精准的预警,在滑坡发生前还敢实施应急处置工作,是因为许强通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已经掌握了滑坡的时间-空间变形规律。作为国内滑坡监测预警方面的权威专家,这些年来,许强力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业务化工作,并在贵州、甘肃进行了成功示范应用。
2010年发生的绵竹清平乡文家沟“8・13”特大泥石流灾害,其灾后治理是由地灾国重实验室参与解决的汶川地震灾区泥石流治理难题之一。许强创造性地提出“水砂分流”的泥石流治理新思路,方案实施后已经历了多场比“8・13”暴雨更大的降雨,没有再产生泥石流灾害。这项工程被业内人士评价为“攻克了世界级的治理难题”。
作为一名从事地质方面教学的高校教师,已任教21年,许强坚持为本科生上课,悉心带领研究生在实验室内一铲沙一铲土地做实验,携手团队潜心钻研预警系统……“面对种种问题时,心里有一股劲支撑着我。”正是这份热爱,让许强坚守在地灾国重实验室第一线。
【奋斗者心语】
许强:我从事的地质灾害防治事业是救命的事业,要坚持下去,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星堆博物馆陈列保管部部长余健:
坚守三星堆为文物“美容”
□本报记者 雷
【现场特写】
4月28日,早上8点,三星堆博物馆陈列保管部部长余健就来到三星堆文保中心。他戴上手套,将陈列保管室的铜镜取出,准备对文物实施本体保护修复工作。
前些日子,都江堰送来100多件文物到三星堆文保中心进行修护,余健手中的铜镜正是其中的一件。
来到文保中心实验室,余健小心翼翼地将铜镜放入X光探伤仪器里,“这个铜镜(面上)应该是有纹饰的,有一些附着物把它遮住了,我们去给它做一下X光探伤,看看它上面的纹饰。这就像给人体照X光一样,知道内在的问题在哪儿。”
从早到晚和文物打交道,这样的工作余健已坚持了15年。在他看来,文物修复师用不同仪器对文物做各种检测,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前做血检和CT 一样,有了这些化验和检查结果,才好对症下药。余健以三星堆的青铜器举例:不少青铜器残损严重,有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复的,已经老化,不少铜镜碎裂、残损严重,经过修复后,青铜器重新恢复了原貌。但在修复开启前,我们必须通过X光探伤、3D打印、扫描电镜等现代技术来探寻每件文物的病因。
15年来,余健除了负责全馆内、外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业务工作以外,还承接并负责完成了多项省内可移动文物修复项目的实施、验收等工作,包括仪陇县文管所、绵竹博物馆、茂县羌族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等多个文博单位的文物修复工作。“2008年以后,有很多灾后重建的工作,我经手了21个灾后重建的项目,这21个项目里面,文物总数大概在2840件左右。”余健说,每当看到修复后的文物呈现在博物馆供游客欣赏时,他就觉得所有努力都有了回报。
对余健来说,保护文物早已不单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热爱、责任和精神。谈及文物修复师需要具备何种精神时,他坦言吃苦精神很重要,对文物要有“敬畏心”。
前不久,余健获得四川省“金熊猫奖”先进个人荣誉。他说感到自己的责任更重了,接下来,会把三星堆的文物研究与文物的修复继续做下去,让老百姓能看到更多的文物。
【奋斗者心语】
余健:希望今后能继续在文物修复领域上多做点事,提升博物馆在文博行业专业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川移动业务支撑中心平台维护组主管杨孝平:
创建全世界最稳定的业务支撑系统
□本报记者 唐泽文
【现场特写】
4月28日一早,杨孝平就来到机房后台,巡检系统运行情况。作为四川移动业务支撑中心平台维护组主管,保障业务支撑系统的安全稳定,这就是他一天的主要工作之一。
系统的运行质量关系着全省的营业厅、10086座席、网上营业厅等各渠道,能否顺利、流畅地为客户提供服务。“这个业务支撑系统是全省一体集中化IT平台,有着上百条分支,数千台硬件设备。软硬件关系错综复杂,一点‘拥堵’就可能引发‘蝴蝶效应’,造成大面积故障。”当天,杨孝平一边看着后台密密麻麻的数据代码,一边向记者介绍。
智能、高效、稳定,是杨孝平维护工作的关键词。巡检完后台数据后,他便打开电脑,开始他的另一个主要工作――研发新的自动化维护工具。
电脑屏幕上,主机单节点、服务端口、服务进程等一系列项目的各类状况被罗列出来。“这些状况出现的频率、出现的条件、处理的方式,我都必须细化出来,为自动化维护工具的部署提供参考。”
四川移动的“运维专家”“一键巡检”等4项自动化维护工具,都出自杨孝平之手。这些工具已经部署自动脚本1000多项,为打造IT系统高效低成本运维体系奠定了基础。“随着用户的不断增长,对系统性能的要求也会提升,我们需要根据最新情况,进行不断优化。”上一次计费系统性能出现瓶颈,杨孝平就是通过对着文档、数据一遍遍仔细查证,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使计费速度快了40%。
研发上的投入不仅带来了更高的效率,还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前不久,杨孝平带领的平台维护组,通过调优手段降低了1550万元的成本投入。去年,他的班组完成3600次系统主动维护和调优。
作为核心技术骨干,杨孝平也有着自己的“野心”。“我希望,能够创建出全世界最稳定的业务支撑系统。”目前,他的团队保持了四川移动业务支撑系统“零”故障,先后荣获2019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四川省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等。
【奋斗者心语】
杨孝平:人生在勤,勤则不匮。我是一名普通的移动通信人,保障业务支撑系统高效稳定是我的职责,服务全网客户顺畅使用是我的使命,为此,我将始终付出百分之百努力!
会东县铁柳镇长冲村村民王美才:
勤劳奋斗脱贫 生活越来越好
□本报记者 何勤华
【现场特写】
4月26日,会东县铁柳镇长冲村,记者赶到村民王美才家时,他刚抓了草喂自家的毛驴。看到记者来,他拍拍双手:“快进屋坐。”
“我们家有一段时间确实困难,被识别为贫困户后,党和政府真心帮助我们家,我们全家都十分感谢。”落座沙发,这是王美才最先说的一句话。一旁的乡村干部补充说:“你自己也很得力。”
2016年,王美才家已在扶贫政策帮助下脱了贫。
1988年,两个双胞胎儿子出生,随着两个孩子逐渐长大,家庭开支增大,勤劳的王美才一边做农活,一边到处务工。两个孩子也用心读书,成绩优异。
不幸发生在2007年6月,两个儿子高考的最后一天,妻子张荣会从镇上赶场回家的途中,搭乘的农用车在一个陡沟处发生车祸,造成左脚骨折。前前后后多次治疗,不仅花光了家里积蓄,还欠下了不少外债。两个孩子当年高考也都没有发挥好,双双走进补习班。兄弟俩此后的高考路并不顺,不是没发挥好,就是专业不对口。直到2010年,两个孩子才考上大学。
2014年,在精准扶贫识别中,经长冲村民主评议,铁柳镇政府核实,王美才一家符合贫困户标准,纳入当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帮扶责任人、乡村干部李建忠说,王美才一家主要的致贫原因是因病和因学。“张荣会当时是身体三级残疾,两个孩子正在读大学,全家欠下了10多万元的欠款。”
纳入贫困户后,各种帮扶政策惠及王美才家。镇上免费提供125株核桃苗,300株花椒苗,并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他家种植核桃和青花椒;还扶持其种植烤烟,光是烤烟一项,年收入就达8万多元。2016年,王美才顺利脱贫,并于2018年获得首届“四川脱贫榜样”荣誉。两个孩子工作也很顺利,一家人生活幸福。
【奋斗者心语】
王美才:妻子住院那年,我们家得到了乡村干部、村邻四里的帮助,我一直铭记在心。评为贫困户后,党和政府的各种帮扶政策都享受到了,家里变样了,孩子们得以顺利毕业、工作。现在,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