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川在工作中 摄影:张景轩
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1日讯(记者 戴璐岭)一个毕业于一所不知名的化工院校、刚过了30岁生日的年轻人,却已是全球第二大锂业巨头的高级研发工程师,其参与的研发成果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中国化工学会科技进步奖。他叫徐川,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齐锂业)研发部射洪研发实验室高级研发工程师。2019年获得“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
徐川1988年出生于四川射洪县,2012年,毕业于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工程专业。
初二的一堂化学课上,老师在空气中点燃金属镁条,释放出耀眼的白光,也点燃了徐川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强烈兴趣。2008年,高考填志愿时,徐川填报了四川理工学院(现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大学),并选择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大学期间,徐川就开始思考就业,并一心想回家乡发展。时逢天齐锂业在四川理工学院举办双选会,徐川投了简历。回想起那次简历投放,徐川将这一投比喻为目前为止自己人生中最宝贵的“三分球”。
“2012年3月,徐川进入天齐锂业,才来的时候是到生产一线最艰苦的岗位――焙浸车间晶转岗位。”天齐锂业(射洪)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张勇说,当时这个岗位环境比较差,徐川不怕脏、不怕累,虚心学习,很快就适应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而且进步很快,做的产品质量得到了认可。在焙浸车间工作期间,徐川连续三次获得“回转窑技能比武”第一名,2012年底,获得天齐锂业“优秀大学生”称号。
徐川在工作中 摄影:张景轩
“2013年初的时候,研发方面需要人,就把他调来做研发了。”张勇说,到研发岗位后,徐川担任的是助理研发工程师,期间,他参与了“100T某材料中试”、“电池正极材料回收”等研发项目。2013年底,徐川获得天齐锂业“明星员工”称号。
研发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2018年,徐川和同事攻克一项重点项目的大半年期间,项目组夜以继日地奋斗在扩试实验室一线,加班是常态,没有人抱怨、没有人消极怠工,年底顺利结题。
“整个过程中,项目组每一个成员没有觉得疲惫,反而是干劲十足,生怕拖了后腿。”徐川说,“大家在那段时间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攻克这个技术难关。”
如今,徐川所负责的射洪研发实验室,承担的工作内容包括两块,一个是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另一个是生产技术支持。
在研发岗位的几年间,徐川组织或参与完成了“锂片回收”“钝化锂粉制备”“连续化生产电池级碳酸锂”“金属锂及其合金氮化物的降除方法研究”“动力电池锂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锂电池回收小试和扩试”等一系列重要研发项目。这些课题或项目的顺利完成不仅提高了天齐锂业的产品质量与核心技术竞争力,还为突破锂电行业技术瓶颈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天齐锂业研发部射洪研发实验室工程师高宜宝是徐川的同事,也是徐川在四川理工学院同专业的师兄。在高宜宝眼中,这个师弟在工作中勤学好问,善于沟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在团队建设和管理方面有独特之处,而在生活中,徐川又是平易近人、乐于助人的好朋友。
“做科研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不断重复和尝试,但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取得进展。”徐川说,“在一些人看来,科研工作很枯燥,但我爱这份工作,因为这样的工作充满了变化和挑战,每天都需要接触新的信息,然后就会有新的思路并展开尝试,当取得突破和成果时,会收获沉甸甸的满足感。”徐川说,“新产品或技术的诞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需要孕育、成长直至成熟。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持之以恒、勇于创新,困难总会得到解决,瓶颈总会得到突破。”
迄今,徐川参与了14项国家授权专利的研发工作,其中,发明专利7项。他参与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锂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中国化工学会无机化工科技进步奖及201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希望不久的将来,新能源材料能为千家万户的生活带去绿色、智能、安全和便利,希望天齐锂业成为以锂业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产业的国际领导者。”徐川说,“有了目标,就可以树立信念,有了信念,才会有信仰,有了信仰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图片由四川省总工会提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