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又登打擂台,天府红梅再度开。红花自有绿叶扶,梅树更由众手栽。廿朵红梅不嫌多,且待下届喜讯来。”得知四川青年演员虞佳荣获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05岁高龄的著名作家马识途欣然提笔,写下了这首七言诗作为祝贺。
出生世家
15岁投身川剧艺术
虞佳出生梨园世家,父亲在当地县川剧团乐队任职。虞佳从小就爱往剧院里钻,跟着大人们咿咿呀呀,“小时候看不懂川剧,就觉得台上演员的戏妆很漂亮,头饰金灿灿的,服装五颜六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回忆道。
虽然在川剧大院长大,但作为85后,虞佳更喜欢唱歌跳舞,更喜欢在舞台上表现自己。直到2000年,15岁的她突然决定要去戏校学川剧。“我读小学时,经常会好奇为什么有的唱腔是跟着板一起下去,有的要晚于板呢?川剧五种声腔,有的有伴奏,有的没有,就想弄清楚。”
同届同学都是从小练基本功,作为插班生的虞佳,肢体软度明显不够。“我进班里时,他们已学过一年基本功了,我只能一边学基本功,一边跟着学唱腔。”最开始那段时间,虞佳只要上基本功课和舞功课就哭,“知道明天要开胯,我就提前紧张、难受。”可她也明白,戏曲演员不仅要唱功好,还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只有全面发展,才能成为好演员。
用心练功
唱作念打俱佳
“每天的基本功练习、身段练习、唱腔课,还有把子功、刀剑都要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练好基本功,身体受伤对虞佳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但她从不抱怨,只想着自己的身体为什么不能再软一些。“这是我自己选择的,我喜欢川剧。”接触戏课之后,虞佳常常利用别人玩乐的时间私下练功。
在寝室对着镜子练表演,利用走路、洗衣服、上厕所等碎片时间练唱腔,睡前复习一天的课……“必须这个样子,必须回课。这时候你已经不是小学生了,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用心很重要,要长心。”这种用心,很快让“插班生”虞佳,成为了川剧班里的佼佼者,擅长闺门旦、花旦、青衣旦等,唱作念打俱佳。
“我在学校演戏算是比较稳、比较老练的,到了剧院后才发现,自己那点水平算啥呀。”虞佳是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重点培养演员,她感谢这一路遇到的好老师好前辈,“以前就是把台词唱下来,后来有老师带着我走。”
这几年,通过在《目连之母》《尘埃落定》《传说陈麻婆》等大幕戏担纲主角,虞佳对舞台的把控和舞台上的表现越来越有自信。她透露了自己的表演“秘笈”:“每次演出之前一个星期,我会把这个剧目重要的唱腔、表演过一遍。好的地方争取保留,不好的地方去掉,一次又一次完善自己的表演。”
成功摘梅
在传承中推广川剧
经常跟自己“较劲儿”的虞佳,进入川剧行已经19年了。今年4月,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结果出炉,她凭借在川剧《目连之母》中的精彩表现成功“摘梅”,为川剧界再添一朵“梅花”。“戏曲需要在舞台上一次次的表演和积累,才能找到那个感觉。”对于自己的“冲梅”剧目《目连之母》,虞佳有过数次演出经历,但每次演出之前,她都会反复练习剧中的“气口”,不断提升自己。
如今再排戏,虞佳更是铆足了劲,“获梅花奖之后,就有了一种‘甜蜜的负担’。以前演出如果有小错,别人会觉得你是青年演员没关系,但梅花奖演员站在台上,就应该达到戏曲最高水平,别人看你的眼光不一样了,只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目前,虞佳正在排谍战川剧《黎明十二桥》。她常常谱不离手,词不离口,特别下功夫。“这是我获奖后的第一个大戏,以前可能还有点侥幸,现在必须让自己做到最好。”
作为青年梅花奖演员,虞佳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虽然拿到了梅花奖,但我资历还浅,要继续向前辈老师学习,把好的东西传承下来。同时在舞台上多演多练多积累,努力提升自己。然后通过进校园等方式推广川剧,带动学生走进剧场感受川剧艺术,带动更多人关注、关心川剧。”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让青春力量激荡,让青春正气昂扬。
封面新闻长期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你心中的新青年”人选。
哪些向前奔跑的身影曾感动过你?
快来给我们推荐吧!
推荐方式
欢迎通过封面新闻APP的爆料平台,推荐你心目中能够代表中国力量的新青年;与此同时,也可以在封面新闻微博、微信等平台的相关稿件下方留言,欢迎向我们推荐。
推荐标准
①年轻:14-40周岁②正能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③责任感: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甘于奉献④创新力:勤于学习,善于创造⑤引领风潮:在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