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幼教点的孩子正在学习普通话。 本报记者 王云 摄
本报记者 何勤华
“您好”“谢谢”“节日快乐”……5月30日,喜德县光明镇阿吼村幼儿园里,小朋友们用普通话和来这里送礼物的叔叔阿姨们说话。一年前,孩子们还不会说普通话,甚至不敢和外界交流。
2018年5月,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在凉山州启动实施了“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工作,依托“一村一幼”幼教点,帮助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在学前学会普通话,实现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的目标。
截至2019年5月,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第一阶段已在11个深度贫困县及非贫困县民族乡镇的2724个村级幼教点先行试点,惠及幼儿11.28万人,涉及辅导员6854人。
摸索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受自然、社会、历史等因素制约,凉山彝族群众习惯使用彝语交流,农村很大一部分学前儿童无法用普通话沟通交流,致使他们在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后,听不懂、跟不上,学习效率低,效果不理想,升学就业都受到影响,也成为凉山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原因。
“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按照“先行试点、总结优化、全面推广”的实施步骤,2018年5月在凉山州启动。根据目标任务,2018年至2020年,分阶段实施,实现具有正常学习能力的3―7岁学龄前儿童(不含已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在接受义务教育前能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沟通交流,形成普通话思维习惯,达到幼儿“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的目标,在全州初步形成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氛围,村级幼教点幼教辅导员和幼儿园教师培训体系逐步完善。
其中,第一阶段在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的农村以及安宁河谷县(市)的民族乡(镇)的2724个“一村一幼”幼教点实施,重点聚焦农村不会普通话的幼儿。
“猪肉、土豆,还有蔬菜……”近日,记者来到会东县雪山乡雪山洞村幼教点,5岁的卢学莉小朋友热情地用普通话邀请记者到她家吃饭。
幼教点辅导员马建美介绍,雪山洞村幼教点成立于2017年,最初送来的孩子基本都不会说汉语,通过两位辅导员的努力,现在孩子们基本都能听懂普通话,会说普通话,逐渐养成了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幼教点的辅导员阿比牛牛说,通过学习普通话,幼教点的孩子已能听懂、理解电视里的内容了。
成效 11.28万名孩子受益
为“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深入开展,凉山州通过统筹整合村委会活动室、富余校舍、闲置村小及租用民房、新建校舍等方式,设立村幼教点;就近招聘具有一定学历层次的大中专毕业生,担任幼教点辅导员,聘请州内外高校、学前教育研究机构、语言文字专家等为行动顾问成员。
幼教点辅导员作为“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重要参与者,直接关系到行动的质量和效果。在定期不定期对辅导员进行培训的基础上,今年1-3月,凉山州组织开展了“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首届村级幼教点辅导员技能竞赛活动。为了展示自己的最佳水平,不少辅导员刻苦学习普通话,认真研读教辅材料。
“‘学前学普行动的开展帮我找准了教育方向,找到了教学方法。”喜德县拉克乡四合村的幼教辅导员古尔五牛说,幼儿阶段对语言特别敏感,这时引导他们讲普通话事半功倍。
一年过去了,在凉山,学好普通话,为彝区儿童的成才和发展播下希望的种子。
在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悬崖村”的名声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由于村里居民全都是彝族,常因语言障碍让交流力不从心。“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开展以来,村里的孩子不仅学会了普通话,还成为游客和父母之间的“小翻译”。
凉山州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9月,“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第二阶段覆盖学前儿童将增加约12万人。按照行动方案,三年将累计覆盖学前儿童约5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