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记者再走长征路即将开启四川之行 你不知道的这些“红军长征之最”都在四川

时间:2019-07-24

红军长征过四川示意图。 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23日讯(记者 陈淋)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以来,新闻媒体记者用双脚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历史照进现实,以革命精神启迪未来。7月下旬,“记者再走长征路”即将开启四川之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毛泽东所作《七律・长征》,提及了红军长征途径的五处地名,有四处位于四川。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长征途中,英雄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这8场著名战役,与四川相关的就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勇克包座等5个。

自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从1935年1月进入川南,到红二、红四方面军1936年8月走出雪山草地离开四川,红军三大主力长征期间在四川境内转战一年零8个月,全省近一半即69个县(区)留下了红军将士的足迹。

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全国唯一的红军长征纪念总碑碑园耸立于此。这是在1985年由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准设立的,是中央对四川在红军长征中国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的高度认可,也是四川各族人民的光荣与骄傲。

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认为,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历史是整个红军长征史中浓墨重彩的篇章,可用8个“最”来概括四川在红军长征中的地位和作用。

即四川是红军长征三大主力经过地域最广、行程最远、时间最久的省区;四川是革命战略重心由南向北转移最关键的地区;四川是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会议最多的省区;四川是长征中发生重要战斗战役最多的省区;四川是红军长征中经历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的省区;四川是红军长征中开展民族工作最频繁、成效最显著的省区;四川是为红军长征提供人力、物力最多的省区;四川是党中央和广大红军指战员同张国焘分裂活动斗争最尖锐、最激烈的地方。

安顺场(四川新闻网资料图)

关键词:地域最广、行程最远、时间最久

时间回到1935年1月29日,刚在土城战斗中失利的红一方面军进入四川,开启了红军长征在四川的伟大征程。这是红军长征在四川的起点。

四川省党史专家、省委党史研究室二级巡视员、党史一处处长周锐京分享了一组数据:到红二、红四方面军1936年8月走出雪山草地离开四川,红军三大主力长征期间在四川境内转战一年零八个月,是途经时间最长的一个省份。全省近一半即69个县(区)留下了红军将士的足迹。转战地域达30余万平方公里,总里程达21000余里。

可以说,四川是红军长征三大主力经过地域最广、行程最远、时间最久的省区。

在这一年零八个月里,四川为红军长征提供了最多的人力财力支持。据不完全统计,红军长征中,四川各族人民先后有28.8万人次积极支援前线,10.7万群众踊跃参加红军,7.9万巴蜀儿女英勇捐躯。四川人民为红军筹集了大量粮食、食盐、棉布、牛肉等军需物资。

为何红军如此深受百姓爱戴与拥护?

周锐京分享了一个“萝卜与铜元”的故事。1935年2月2日,在泸州市古蔺马蹄滩,红军几支部队行至营盘山,虽然行军饥渴却没有采摘群众的红橘充饥;一支红军部队在太平镇走马坝村找到一片萝卜地,寻不见主人,就每挖一个萝卜,即往坑里塞进一个铜元,被群众传为佳话。在听闻朱德讲述后,毛泽东高兴地说:“《宋史》言:岳飞军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我们朱毛红军的纪律在井冈山是这样,到了总司令的家乡也是这样。”

“这说明红军把老百姓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周锐京在研究中,也从《国民党军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四川部分》得到同证。1935年,蒋介石在围追堵截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时,曾致电四川军阀刘湘、潘文华:据报前朱毛匪部窜川南时,对人民毫无骚扰,有因饿取食土中萝卜者,每取一头,必置铜元一枚于土中;又到叙永时,捉获团总四人,仅就内中贪污者一人杀毙,余均释放,借此煽惑民众,等情。希严饬所属军队团队,切实遵照上月养巳行参战电令,爱护民众,勿为所利用为要。

“从蒋介石的电文中,不难看出当年红军在长征途中纪律如铁赢得民心的事实。”周锐京说道。

  关键词:重要战斗战役最多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勇克包座,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这五场重要战役,均与四川有关。在我国中小学生的教科书里,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均有入选。有史可考,四川是长征中发生重要战斗战役最多的省区。

谈及强渡大渡河,周锐京说,“过去我们的教科书里都说的是17勇士。但实际上,强渡大渡河的是18勇士。”在这背后,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1935年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遣队攻占大渡河西岸的安顺场。5月25日,红一师一团一营营长孙继先率熊尚林等17名勇士组成奋勇队,冒着枪林弹雨,分两批乘船登上大渡河对岸,为中央红军北上开辟了一条重要通道。强渡大渡河成功后,红一军团政治部出版的《战士报》对孙继先进行了采访,他提供了一份跟着自己冲锋陷阵的17人名单,压根儿就没有考虑自己。所以17勇士强渡大渡河就成为了定论。

“这实际上是共产党人危险冲在前,淡泊名利、决不夸功邀功的生动体现,也是我们红军能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重要原因。”周锐京谈到,后来,当时的团长杨得志将军专门写文章对此进行了纠正。1990年孙继先逝世时,新华社播发了电稿,明确指出:孙继先“是红军长征中强渡大渡河战斗的十八勇士之首,解放后成了我军第一个导弹试验基地的司令员。”

“所以我们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在《红军长征在四川》等著作中,将17勇士更正为了18勇士。”

除了上述五场重要战役,红军强渡嘉陵江也是长征途中的一场经典之战。据了解,嘉陵江,是四川的四大河流之一,江宽水深湍急,两岸多是悬崖峭壁,对于缺乏渡江工具的红军指战员来说,是一道不易逾越的天险。当时川敌27军、28军和蒋介石嫡系第一师独立旅共52个团的兵力,布防于广元和南部的300多公里沿江防线上,并修筑了无数碉堡和江防工事,妄图凭借大江之险和坚固的江防工事阻止红军渡江西进。为此,红四方面军作了周密布置,精心策划。经过一个多月的物资准备和水上练兵之后,强渡嘉陵江战役便正式开始了。

红军主力部队于1935年3月28日晚上9时许,接到前线指挥部发出的“急袭渡江”的命令,分三路以突然行动大举渡江,很快突破敌人的江防工事,向纵深进攻。强渡嘉陵江作战,历时七天(1935年3月28日―4月3日),歼敌七个团另一营,攻占阆中、南部、剑阁、昭化四座县城,控制了嘉陵江以西,北起广元、南至南部约四百里的地区,打破了敌人依靠嘉陵江设防、阻止红军向西发展的计划。

“1935年3月28日,是红四方面军发动嘉陵江战役之日,也是红四方面军开始踏上漫漫长征路之日。红四方面的强渡嘉陵江之战,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规模最大的强渡江河战役,堪称经典。”周锐京说。

关键词:14次重要会议在川召开

周锐京介绍,为了解决重大的政治、军事问题,党中央在长征途中主持召开了32次重要会议。其中,有14次在四川召开。这一系列会议在红军长征中占有重要地位。

比如,1935年2月3日至5日,在川、滇、黔交界之地召开的“鸡鸣三省”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延续,讨论和解决了遵义会议已经确定但还没有来得及解决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政治局常委分工问题,使遵义会议的重大决策得到进一步贯彻。是推动形成毛泽东领导核心地位的一次重要会议。

1935年5月12日,中共政治局在凉山州会理县城郊铁厂举行扩大会议,史称会理会议。这是长征中一次重要的会议,它统一了中央红军的战略思想,进一步巩固了遵义会议的成果,是遵义会议精神的延续。

1935年5月飞夺泸定桥后召开的泸定桥会议,讨论了过大渡河以后的形势与任务,决定红军前进的行动路线。会议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确定红军走右路北上翻越夹金山,二是派陈云在四川地下党的护送下到上海寻找白区党组织,并设法与共产国际取得联系,汇报遵义会议的精神。

1935年6月26-28号召开的两河口会议(现小金县两河口镇),解决了两军会师后的战略方针问题。

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7月中下旬在芦花(今黑水县城)举行会议,这是继两河口会议之后又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解决统一指挥的问题。

“从泸定桥会议以来,后续的沙窝会议、毛儿盖会议、巴西会议等一系列会议都是围绕红军部队继续北上,同张国焘分裂行为作斗争来展开的。”周锐京谈到,红军长征在四川,也是党中央和广大红军指战员同张国焘分裂活动斗争最尖锐、最激烈的地方。“张国焘是一个忘记初心、背弃使命的反面教材。”

关键词:自然条件最恶劣

四川是红军长征中经历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的省区。周锐京介绍,长征期间,给红军造成重大损失、非战斗减员最严重的雪山草地都在四川。

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的研究成果,红军在长征期间,共翻越了72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其中有67座位于四川。

包括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海拔4097米的“红军棚子”,红军翻越的最高的雪山是位于巴塘境内的藏巴拉雪山,垭口海拔4903米。海拔最高的红军烈士墓也在四川,它就是红原县境内的亚克夏雪山红军烈士墓,海拔4400米,为纪念1936年长征时在此牺牲的红军指战员而建。

亚克夏山又名长板山、马塘梁子,海拔4800米,高耸云天,山势陡峭,沟壑纵横,气候多变。1935年7月2日,由红一方面军一军团和红四方面军三十军各一部组成的北上先头部队,从康猫寺(今刷经寺镇老康猫村)出发,翻越亚克夏雪山进入黑水境内,这既是毛泽东翻越的第三座大雪山,也是红军往返翻越次数最多的一座大雪山。

彝海结盟纪念碑(四川新闻网资料图)

  关键词:彝海结盟

四川是红军长征中开展民族工作最频繁、成效最显著的省区。周锐京介绍,红军长征经过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时,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进行广泛的民族平等和红军政策的宣传,在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地区的同时,取得了推行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除了广为人知的彝海结盟,红军在川西北高原,还帮助建立格勒得沙共和国、波巴共和国等少数民族革命政权。

彝海结盟,使红军能够和平顺利通过彝区,为强渡大渡河、粉碎蒋介石围歼红军与大渡河以南的战略企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彝海结盟”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第一次体现和重大胜利,给奇迹般的万里长征增添了光彩的一笔。

在通过彝区的过程中,中国工农红军提出了:“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设立彝人政府,彝族管理彝族”等主张,为革命胜利后制定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红军由南转北的桥梁和通道

在红军长征所经过的15个省(市、自治区)中,四川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省份。周锐京介绍,土地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中心在南方,而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深,民族矛盾逐渐上升并成为主要矛盾,革命的中心开始向北方转移,中共的立足点就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改变。而四川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革命斗争形势,使它责无旁贷地成为了中国革命战略重心,由南向北转移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实现这一伟大战略转移中最关键的省区。

谈到此处,周锐京引用了徐向前元帅的话:“红军进行战略大转移,如果没有川陕根据地的桥梁和连接作用,将会增加更多的困难,造成更大的损失。那时,中央红军撤出了江西。陕北根据地很小。四方面军在川陕的存在,它所积蓄的革命力量,对于一方面军的长征,对于全国的革命,是个很大的支持和掩护。”

长征精神永不过时

它是中华民族精神最高的浓缩和提炼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周锐京认为,回顾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历程,对于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认真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红军长征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它是中华民族精神最高的浓缩和提炼。”周锐京谈到,红军刚到陕北时仅有3-4万人,但不到13年时间,就夺取了全国的胜利。正是因为红军是一支真正有信仰的队伍,有强大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才创造了长征的奇迹。这是国家精神、民族精神的显著标志。

长征为什么会胜利?周锐京说,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有信仰,其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一步步实现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复兴。长征虽然已经远去,时代、条件和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必须看到的是,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信念、事业没有变,前进道路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风险、困难、挑战没有变,面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战略定力、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要求、使命、责任没有变。这些都要求我们在新的长征路上,继承和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凝聚起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夺取新长征的更大胜利。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上一篇:自贡曝光重点驾驶人逾期未换证名单
  • 下一篇:66名“蓉漂”城市超级实习生在成都开启实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