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进步、民主、科学,100年来无数华夏儿女为中华之崛起,为民族之振兴,用自己生命的火炬,照亮了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在彭州市档案馆有这样一份档案,是一位学子在90多年前从成都写给父母的家书。
这封布满密密麻麻字迹的家书,出自彭州青年何秉彝烈士之手。时隔近百年,透过纸页,仍能听到上个世纪中国青年的呐喊。
何秉彝(1902年-1925年),字念慈,中共党员,出身于四川省新繁县一个地主兼商人家庭,1914年随父母迁居四川省彭县。1924年进入上海大同大学读书,后转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封信,是时年22岁即将从成都工业专科学校毕业准备报考大学的何秉彝,在1924年春天写给双亲的一封私函。他在信里写道:考大学的事情,“要首先认识清楚自己,在志趣未定之先”,“就要郑重的考察,仔细的鉴定”,才能使之成为自己“矢志不移的志向”。
青年之志,志存高远。那何秉彝的志向是什么呢?
“男现在是二十世纪的新青年”,“生在这离奇的二十世纪的社会里,便要为二十世纪的社会谋改造,便要为二十世纪的人民谋幸福。”所以,他要去“中国土地的先觉”――上海,攻读社会学。
1924年8月,何秉彝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专攻社会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到达上海后,何秉彝就开始接受新思想,并积极传播新文化,他还组织成立了“彭县旅沪学会”。
1925年初,何秉彝被选为上海大学学生会执委和上海学生联合会秘书、共青团上海地委组织主任,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爆发,担任运动总指挥机关上海学联联络员的何秉彝,在南京路遭到英国巡捕枪击,身负重伤,于次日壮烈牺牲,时年23岁。
1925年5月31日,上海《民国日报》发表了《昨日南京路之大惨剧》整版报道,6月3日,上海大学四川同学会发布了《为烈士何秉彝君惨遭英人枪杀泣告全国同胞》的悼文。
1984年,何秉彝烈士的故乡彭州为他兴建了“秉彝亭”,以纪念这位青年烈士。
一门两烈士,何家除了何秉彝,还有一位烈士何秉钧,两位是同胞兄弟。何秉钧生前曾担任四川会馆团组织负责人、湖北省立第一中学指导员兼军事教员,1928年5月,为营救共青团江苏省委书记何成湘牺牲,时年22岁。
如今的彭州市档案馆共收藏了何秉彝、何秉钧烈士1923-1928年在上海、武汉求学、参加革命直至牺牲前写给家里的书信及有关烈士的纪念、回忆文章共85件。
本报记者 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