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杰罗布村冬季牧点马江塘宛若一只正欲腾飞的孔雀。
一栋栋住房分布其间,天蓝色的屋顶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这就是杰罗布村,这就是杰罗布牧场。
再远也有家,再边也有祖国美丽的山河。
年轻的杰罗布村在哪里?
洛扎县拉郊乡党委书记古桑旦增拿出精心保存的地图,粗厚的大手一点,大片的高山牧场、白玉秘境、喜马拉雅群山深处、吉格弄河之畔显出地理方位。
那里的乡亲们过得怎样?
8户16人,有年岁上70的老人,有正当壮年的小伙,古桑旦增的亲舅舅、亲侄儿就生活在那里。国旗、人家、棚圈、牧场,300多头牦牛,一条山间盘旋的路,那就是在远方美丽的家园。
向洛扎县地理最偏远、交通最不便的杰罗布村进发,蜿蜒崎岖的山路,一侧峭壁悬挂,一侧峡谷深渊。
颠簸中,啼鸟飞过,瀑声渐远,人入云天。剧烈的板块对撞,河水的深切侵蚀,以“大山背后”命名的拉郊乡一带,峡谷幽深,高山飞瀑,尽显自然造化之奇骏瑰丽。印度洋暖湿气流爬升五千公尺进入喜马拉山脉腹地,落山巅则为冰雪,入沟谷则成云雾,散落的湖泊在却贡拉、冷穆拉两座大山之间忽隐忽现。
此季的拉郊峡谷里,水汽氤氲,松林挂絮,杜鹃红遍,正是山花漫烂之时。于山巅俯望,沟谷尽收眼底,祖国边疆的每一草一木、每一山一水都扣动心弦。叹其如秘境,心意似乎还差几分;赞其为最美,也好像刚刚贴切,心底里油然而生:大好河山、山河好大。
喜马拉雅山脉深处雨水丰沛、物种丰富,山间塘坝多宜居之处。历史上由于交通不便,山外人少有到及,这些美丽的地方往往有“隐蔽之地”的说法,如墨脱的白玛岗、洛扎的白玉地区等。其实,世人眼中的桃源秘境也是交通孤岛,而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正逐步打开神秘的面纱。
翻过4800米的冷穆拉山,吉格弄河谷呈现眼前。山间高台处黢黑的大石均匀整齐,俨然是冰川运动留下的遗迹。乱石中攀下,松动的石块滚落谷底发出空旷的回响,于心底悸动。沿山中骡马道徒步而往,上了年岁的古桑旦增也走的飞快,这条路对他而言再熟悉不过了。
深一脚浅一脚,随山路下降四五百米,杰罗布村的冬季牧点马江塘近在眼前。山间的溪水多股流下,汇集马江塘转而流去,宛若一只正欲腾飞的孔雀。“却贡拉”意为酥油灯,“马江塘”像孔雀一样的坝子……绮丽的山水和草原,被赋予一个个形象的名字,也寄托着世代生活于此的牧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成群的牦牛在河畔啃食,壮硕的黑狗摇头晃尾来迎,杰罗布村就要到了。经过3个多小时的颠簸和徒步,杰罗布村就要到了!一路听古桑旦增讲述杰罗布的故事,于历史时空中,仿佛不是我们向杰罗布走去,而是杰罗布向我们走来。
古桑旦增(左)到杰罗布村看望牧民索朗群培(中)和明久扎西(右)。
一大片高山牧场上,绿草如茵,山鸽自由飞翔。一栋栋住房分布其间,天蓝色的屋顶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这就是杰罗布村,这就是杰罗布牧场:海拔4331米,住户8家,人口16人。
76岁的索朗群培热情地把大家迎进屋内:牧民淳朴的笑脸暖心,土灶正旺的炉火暖身,香甜的牛奶暖胃,徒步耗去的力气、湿冷的山风带走的热量一下全部回来了,房屋虽小,顿时充满家的味道。
通往家门口的路即将修通,世人眼中的桃源秘境不再是交通孤岛。
“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各种惠民政策鼓起了我们的腰包,是党让我们富裕起来了,我们就要为国家守好边疆。”76岁的索朗群培在杰罗布生活了一辈子,他的情感已经深深地融入了这片丰饶的草原、这片广阔的土地。
“党让我致富,我为国守边”,牧民的家在哪里,国家就在哪里,远方的家园其实也不遥远。
离开杰罗布,爬山回程更加艰辛,脚下的吉格弄河奔流不息,记者心中装满感慨。
洛扎县拉郊乡木耳培育给群众增加了致富新渠道。
山脊上祖辈们修筑的骡马道即将走进历史。
山脊上祖辈们修筑的骡马道,千百年来不知承载着多少历史沧桑和生活的艰辛。沿着父辈们走过的路,古桑旦增和杰罗布的牧民们却迈出不一样的步伐,当幸福生活与守土固边连在一起,他们这一辈人不仅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更与国家紧紧连在一起;当他们的故事沉淀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生活虽平凡却是边疆大历史,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告别杰罗布,心里升腾起一句让人难忘的话:守望着自己祖国的土地,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神圣与幸福。因为他们知道,每一个人都是国家的坐标。(图片均由记者 赵永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