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自治区“双创”先进典型首场报告会在西藏大学举行……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典型带动全区创新创业热潮,我区组织了“双创”先进典型巡回报告团,在全区高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社区举行巡回报告会。
西藏爱乐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珠勤是土生土长的拉萨人,他在创业的路上曾失败过4次:第一次创立了文身室,因文身师的离职带走了客源;第二次经营女装店,却不擅长与顾客打交道;第三次与朋友合伙开办传媒公司,得到了“亲兄弟明算账”的教训;第四次注册了一家文化发展公司,却遭遇业务范围过于狭窄等问题。
“第五次我注册了现在的公司,从事旅游文化宣传、企事业形象音乐制作、音乐影视制作等。现在公司有12名员工,2016年营业额130余万元,今年上半年营业额已经突破了200万元,总算取得初步成功。”珠勤说。
“在你每次创业失败之后,是怎样面临困难和重拾信心的?”西藏大学学生把这样刁钻的问题抛给了珠勤。
珠勤在分享创业经验时说,创业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一定要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这一过程中他得到了各种创业优惠政策的扶持,最终没有给自己的创业之路留下遗憾。“如果中途而废,之前的失败就真的失败了;只有屡败屡战,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失败才有价值,才会变成下一次创业中的宝贵财富。”
创业在不少人眼中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纵有千种想法,却难以付诸实践。西藏博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土旦西绕的创业故事告诉大学生们,创业其实始于足下——一支笔、一种文化或许就能“敲开”创业的大门。
“我出生在墨竹工卡县,从小就非常喜欢藏语文和藏文书法,那时候买不到专用藏文钢笔,只能把普通钢笔的笔尖切掉,再打磨出适当倾斜角度,非常不方便。出于对藏文书法的热爱,我把创业的目标锁定在制造出不刮纸、不漏墨、能传承藏文书法传统文化的钢笔上。”土旦西绕说。
笔尖上小小的改动,却耗费了他大量精力。公司创业之初,土旦西绕跑遍了沿海一带的钢笔厂,最后与广州的一家厂商谈成代理协议,让这个创业想法得以“落地”。藏文钢笔从研发到投入生产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他和团队拜访过多位藏文书法家和藏文教师,不断改良设计,最终设计出一款符合藏文书写特点的钢笔。如今,他的公司正在研发高端定制藏文钢笔,还计划投放到西藏以外的市场。
把青稞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的扎西顿珠、探索西藏工业无人机领域的刘佩、从一支藏医药牙膏创业的拉乌贡嘎、带领村民创办藏家乐的索朗多布杰……报告团成员的“双创”故事吸引着大学生们展望创业之路,精彩之处被热烈的掌声打断。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三学生杨啸宇说,以前只听说大学生创业这一就业选择,这场“双创”先进典型报告会不仅带来了创业优惠政策,还分享了许多创业经验,让大学生对创业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创业政策的完善、创业平台的搭建和创业基金的设立等,都说明现在全区青年创业环境不断优化,让我们看到了自主创业的大好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