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西藏新闻

墨脱县德兴乡德兴村:传统竹编“织”出致富新产业

时间:2017-06-20

德兴竹藤编加工专业合作社的员工在精心加工编织藤编沙发。西藏日报林芝报道组 摄

墨脱县德兴乡,坐落在雅鲁藏布江下游西岸,往东,是德兴门巴族文化新村,墨脱县的小康示范村;往西,是著名的果果塘蛇形大拐弯以及闻名遐迩的德兴藤网桥。

“帮辛石锅,德兴竹编”。德兴纳山水之灵,盛产竹藤,当地珞巴、门巴族素以编织制作竹器、藤器而饮誉。已愈300年历史、横跨雅鲁藏布江的藤网桥,宣示着德兴人与竹藤千年相伴的悠远历史,也见证着德兴人的勤劳智慧。德兴门巴族群众削竹剥藤,编织生产的“邦穹”(扁圆形竹器)、“休差”(圆柱型竹器)、“休斯贡”(方形竹器)等生活用品,色彩斑斓、精美异常,在西藏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已经成为德兴一张靓丽的民族文化名片。

墨脱德兴竹藤编加工专业合作社就坐落在德兴藤网桥与德兴门巴族文化新村之间。拿德兴乡副乡长西绕多吉的话说,“这是德兴旅游文化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可不是吗?德兴乡境内,循雅鲁藏布江从西向东,果果塘蛇形大拐弯、德兴藤网桥、德兴竹藤编加工专业合作社、德兴门巴族文化新村,还有德兴村庭院枇杷体验采摘和以加工石锅鸡出名的次仁玉珍农家乐等旅游项目,有大自然的厚赐,有民族文化的历史印迹,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间自然缺不了门巴竹编、藤编的文化传承。

西绕多吉介绍说,德兴乡发展竹编、藤编产业的初衷,一方面是保护和传承好这一门巴、珞巴民族流传千年的传统技艺,并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是出于脱贫攻坚的考虑,旨在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契机,通过势头强劲的旅游业带动,摆脱德兴竹编和藤编技艺落后、市场狭窄的状况,实现产业化、市场化经营,为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开辟一条新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在墨脱县委、县政府和福建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德兴奏响了竹编、藤编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三部曲”——第一步,转变发展思路,培训编织技能;第二步,建设加工厂房,加快竹编、藤编的产业化改造;第三步,引进先进生产销售企业,开拓区外市场,实现企业增产,农牧民增收。

人才兴方能产业旺。2011年,在福建省漳州市第六批援藏工作队投入的92万元培训资金的支持下,德兴乡组织了29名农牧民青年编织能手,由乡长白玛占堆带队,前往四川眉山市“中国竹编之乡”青神县学习先进的竹藤编织工艺和新品开发技艺,了解竹器、藤器的市场行情和群众增收情况。德兴村编织能手益西拉姆至今感叹不已:“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没想到竹器、藤器能做到这种程度。既有生活用品,又有旅游纪念品。

既有传统的竹篮、竹筐,又有新型的办公桌、床、沙发、椅子等大件。”通过4个多月的学习,益西拉姆对发展竹编、藤编产业的信心更足了。“青神县专门做竹器的农民有6000多人,每人每年的收入超过了3万元。他们生产的竹器不光销往全国各地,连在美国、欧洲都能买到他们的竹器。我们只要通过努力,也一定能把德兴的竹器卖到内地甚至国外。”益西拉姆底气十足。

西绕多吉说,这叫“竹编欲兴,人才先行”“培育工匠精神”。“过去,德兴的群众只会编织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通过培训学习,大部分编织能手不仅会编小件,也能编织一些大件,而且掌握了新型平面、立体竹编和纺织技术。”

在德兴竹藤编加工专业合作社就业的益西拉姆,是掌握这些编织技艺的编织能手。“刚开始很难。编织大件藤器总不得要领,老出问题。乡里鼓励我们,前三个月专门为我们3个在合作社里搞编织的农牧民每人每月补助2500元,让我们安心钻研编织技术。”

德兴乡大力发展竹编、藤编产业得到了林芝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2013年,林芝市投资370万元,在德兴村建起了520平方米的竹编、藤编加工厂。2014年,加工厂正式申报了墨脱德兴竹藤编加工专业合作社,办理了工商注册登记。“合作社既是农牧民竹编、藤编的培训基地,同时又是群众竹编、藤编产品的销售基地。”西绕多吉介绍,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已陆续开展了6期编织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农牧民600多人。

2014年7月,德兴竹藤编加工专业合作社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北京邓小林藤木家具厂,投资600万元引进新型竹编、藤编工艺和原竹加工机具,开工建设了投资107万元的竹藤编加工厂扩建项目,从而构建起“公司+农户”的竹编、藤编产业发展新模式。竹编、藤编所有原材料由公司统一采购,加工成符合规格的篾条、篾丝、藤丝后,免费发放给农户;群众生产的竹器、藤器由公司统一收购和销售。公司同时为群众竹编、藤编手工生产提供技能培训,研发新产品。

德兴竹藤编加工专业合作社门前,工人们正忙着往货车上装运藤编沙发。“一套12000元。城里一家宾馆开张,订了好几套。”合作社负责人邓小林一边忙碌,一边回答记者。

合作社里,竹条、竹片、竹丝、藤丝,传统的“邦穹”“休差”“休斯贡”,新式的办公桌椅、沙发、茶几,各式各样的藤椅、竹凳,各种竹篮、藤包、挂饰、摆件,堆满了生产车间和库房,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这几十种竹器、藤器,都是德兴乡的农牧民编织的。产品百分之七十销往内地,北京、广州、苏杭、成都等地都有墨脱的产品。”邓小林介绍道。

“‘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把公司经营与农户家庭作坊生产结合起来,在通过内地精英创业带动本地农牧民创业的同时,竹编、藤编的技术化、信息化、产业化、市场化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每年生产销售竹器、藤器的收入达到100多万元。合作社年终按劳分红,2015年,平均每人分红2000多元。去年,在企业的带动下,德兴乡竹编产业促进群众就业3人,全乡已有500多人参与到竹编、藤编产业发展中,加工厂生产新型竹编产品4000多件,实现收入130多万元。德兴村60多岁的村民普布,编织了300多件竹器和藤器,分红收入3万多元。竹编产业的扶贫效应已经初步显现出来。”西绕多吉说。

“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德兴人爱竹知竹、享竹用竹,深深懂得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开发利用中,德兴乡采取设点轮采,有效保护藤竹资源。2014年7月11日,在县民宗局的大力支持下,投资48万元的30亩藤竹种植基地项目在德兴乡德果村实施,在使德果村43户226名农牧民受益的同时,开启了竹编、藤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进行时”。

德兴村村口,一座以“海螺广场”命名的门珞文化民俗广场即将落成。西绕多吉介绍说,“德兴”又称“东嘎曲林”,门巴话的意思是“海螺吹响的地方”。如今的德兴,一条涵盖竹编产业、门珞文化、民间艺术、水果采摘、传统饮食的旅游文化产业链正在形成。“我们德兴已经吹响了向全面小康冲刺的螺号!”对未来,德兴人充满信心。(西藏日报林芝报道组)


  • 上一篇:“四讲四爱”大家谈:​增强责任担当 打造特色亮点
  • 下一篇:区文物局召开“丝绸之路”南亚廊道文化线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