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马乡岗吉村发展集体经济,通过产业壮大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堆龙德庆区北京援藏干部赵涛多次来到该村,与村干部和村民一起座谈、拉家常、干农活,了解村民的诉求和村里的资源情况,最终决定在该村上马藏绵羊生态养殖项目。图为赵涛(中)与马乡和岗吉村干部正在实地查看地形,为养殖场选址。记者 刘枫 摄
6月初夏,109国道两侧的山冈披上了翠衣,田垄间的青稞迎风颔首,不远处,马乡中心小学传来了朗朗读书声。
赵涛已记不清楚这是他第几次来到马乡,每次来,他都要去小学看一看挂怀在心的李金凤和格桑曲珍。当得知她们在考试中双双斩获班级第一名时,赵涛格外高兴。
去年,赵涛被选为第八批援藏干部,从北京市朝阳区来到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任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
从国之首都到高天厚土,跨越3600公里,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赵涛把奉献留在高原,把真情洒在乡间,用踏实实干诉说着京藏一家亲的故事。
走访:下乡路上见真情
去年,在得知自己被选为援藏干部后,赵涛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可以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干一番事业,忐忑的是对于第一次进藏的他而言,这里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进藏后,通过一次次下乡走访,一次次深入普通群众的真实生活中,赵涛摸清了工作情况,理清了工作思路,同时也感受到了这片高天厚土的热情,不但内心的忐忑一扫而光,而且更加坚定了为藏族群众干一番实事的信心和决心。
一年间,赵涛的身影不断出现在草场山沟、田垄菜畦和藏族同胞家中。他不顾升高的血压,初到西藏,便跑遍了堆龙德庆区的乡镇和许多村庄。
赵涛的小儿子今年3月出生,而此时恰逢他值班,为此,他几乎没抱过孩子,便回到西藏,继续走村串户,一头扎进工作中。
“有事就找我,有困难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帮您解决。”这句话成了赵涛的口头禅,而他也因此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找书记”。
在下乡走访中,赵涛了解到马乡贫困发生率较高,经济主要依赖青稞种植,没有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和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教育等公共事业发展能力极为有限。这让他开始思考如何盘活当地沉睡的资源,增强当地群众的自我“造血”能力,帮助他们增收致富。
反复多次到马乡和当地干部群众恳谈,了解诉求后,赵涛决定从教育和产业两方面入手,通过资助贫困学生,让孩子们用知识改变命运,帮助岗吉村建立绵羊养殖场和青稞酒品牌,发展集体经济,让这里“改天换地”。
帮扶:心系教育助学忙
“教育是从根本上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遏制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这是赵涛每次下乡,每次到学校了解情况时都要讲的话。
从北京到西藏,赵涛看到了两地孩子在受教育方面的巨大差距。每每联想到在北京准备中考的大女儿,再看看眼前许多贫困的藏族孩子,作为一名父亲,赵涛心中总会涌起一阵酸楚。
在赵涛的意识里,教育是走向未来的开始。因此,每次到马乡,他总想着去小学看一下孩子们。孩子们的笑脸那么灿烂,眼神中总充满着对未来的期待,可是,许多孩子却因家庭贫困面临着辍学的困厄。再穷不能穷教育,赵涛心中萌生了资助贫困学生的想法。
于是,他主动找到马乡中心小学,提出要资助两名贫困学生。就这样,9岁的李金凤和11岁的格桑曲珍成了赵涛的受助对象。
两个女孩家庭条件都不是太好,格桑曲珍的母亲是村里的保洁员,李金凤一家收入全靠种植青稞,但两人学习却都非常用功,都是班里的“尖子生”。
为了给两个孩子更好的学习条件,一年来,赵涛自掏腰包,给她们送文具、食品、衣物、慰问金,加起来有一万多元。然而,他却说:“这些都不算什么,贫困不应该成为教育的绊脚石,我不想让她们有后顾之忧,只想让她们好好学习,在面对未来时有更多的选择权。”
“六一”儿童节后的一天,赵涛又去看了两个女孩,当天恰逢她们班级的“集体生日”。“赵叔叔给我们带了文具、食品,还有夏天穿的裙子,他给了我们很多帮助,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将来像赵叔叔一样,成为对别人有帮助的人。”格桑曲珍说着,脸上挂着腼腆的微笑。
援助:引援发力产业兴
岗吉村是马乡最贫困的村,全村646人中103人都是贫困人口,没有任何经济项目。面对这样“一穷二白”的村落,如何调动村民积极性,发展好集体经济,成了摆在赵涛面前的难题。
为此,赵涛在走访了全部169户村民,掌握了村里情况后,决定帮助岗吉村开展藏绵羊生态养殖项目。
这一想法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同,可是想法有了,资金又成了问题。
为此,赵涛发挥援藏干部优势,积极联系北京的3家企业,和他们详谈了项目规划,邀请他们到堆龙德庆区实地考察,并希望他们给予帮助。
就这样,考察后,3家企业认可了项目,并向马乡捐赠了150万元扶贫救困资金,全部用于岗吉村藏绵羊养殖。
资金到位了,项目也可以上马了。按计划,项目将建设1500平方米养殖场,饲养1000至2000头羊,先期解决4至5人的就业问题,以后还要走网络销售,并在北京开辟专门销售点,每年拿出效益的20%帮扶马乡的贫困户。
现在,岗吉村的村民都铆足了干劲,想要大干一场。
不仅如此,立足当地村民有酿制青稞酒的习惯,在赵涛的指导下,岗吉村还组建了“岗吉纯酿”青稞酒生产团队。如今,甘甜绵香的岗吉青稞酒已经走进了许多家庭。
村民德吉说:“赵涛书记来到我们村,给我们带来了‘救命钱’,带来了项目,让我们养羊、酿酒,以后的日子可算有了盼头。”
然而,对赵涛来说,这都只是开始,他仍在思考着如何以创新的方式,把北京更多的好做法、好企业带进西藏,把技术经验传授给群众,引导他们勤劳致富。
“3年援藏,虽然与你和家人分别,稍感戚戚,但你不必过分担心记挂,夫志当存高远,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这是在赵涛还未寄出的家书中,他给妻子写下的话。
艰苦的高原吓跑了很多人,但一年来,赵涛却爱上了这片土地。他还在家书中写到:“来到西藏,来到堆龙,让我对祖国广袤土地有了更多的见识,也让我对公仆这个词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唯以一个‘勤’字谋政,以‘爱民’二字干事,为推动堆龙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用3年的真诚为我的生命添上精彩的一笔。”
天下没有远方,有真情就是家乡。这就是北京援藏干部赵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