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西藏新闻

追记仁增:为最美人物唱响赞歌

时间:2017-07-12

原题:为最美人物唱响赞歌

——追记琼结县拉玉乡强吉村三组组长仁增

他是一名村官,用六年时间,带领群众实现人均收入翻番。

他是一名党员,为民排忧解难,为病危的索朗巴珠垫付3万元医疗费,拿出近6万元资助贫困学生顿珠从初一读到大三。

2015年12月18日,为了营救轻生女子曲吉,他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6岁。

他就是琼结县拉玉乡强吉村党支部原副书记、三组组长仁增。

强吉村,位于琼结县拉玉乡向西6公里处,三组是强吉村三个小组中最贫困的村组,不仅资源匮乏,而且自然灾害频发。

2012年的一天凌晨两点,突降暴雨,汹涌的洪水涌入丹增和拉吉卓嘎等村民家里。收到消息的仁增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转移老人、小孩,并组织村民抗击洪灾,顾不上满身的泥浆一直干到洪水退去。

水患必须治理。为此,仁增多次召集村民代表研究解决方案,争取资金140多万元,修建3条长约3千米的排水沟和一座防洪堤。

靠种地只能解决温饱,村民依然贫穷。经过调研,村里决定大力发展养殖业。他带领村民从措美县买回200多只羊,每家分发3—5只。集中放牧是个苦差事,没人愿意干,他动员自己的姐夫揽过放羊的活儿。为解决饲草问题,他组织村民,开着自家的拖拉机,开发50亩荒地种苜蓿草。如今,全组的羊从当初的200多只发展到800多只,平均每只羊每年能给村民带来500元左右的收入。

2013年,仁增成立了“仁增藏式家具农民专业合作社”,他将合作社年利润的20%拿出来当作村集体收入。乡干部劝他说,合作社才起步,拿出20%太多了,仁增说,村里现在还很穷,能多支持点就多支持点。

在他的带领下,强吉村三组发生着实实在在的变化。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08年的2300元增加至2015年的5600元;村集体收入也从2008年的4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14万多元。村民们住上了楼房,许多人家购买了电视、冰箱等电器,80%以上的家庭有了摩托车、电动车。

实干让仁增赢得了村民的支持和拥护,“有事找仁增”成为村民的“口头禅”。

强吉小学缺少办公设备,仁增掏钱购置了2套办公桌椅;学校旁边的木质电线杆腐坏、电线严重老化,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他立即向有关部门争取新电线杆和电线,并自己掏钱请电工安装。

在仁增的努力下,强吉村学龄儿童没有一个人辍学。仁增说,因为家庭原因,我只读到高中,这是我一辈子的遗憾。我要让全村的孩子都尽可能地多读书,以后才能有个好前途。

2015年12月18日,是仁增家人和强吉村村民悲痛欲绝的日子。

这一天,村民曲吉因父母反对婚事、与恋爱对象多次发生矛盾,产生轻生的念头。跳江前,曲吉打电话给亲人,简单几句致歉后,就挂了电话。六神无主的父亲找到仁增,请他帮忙寻找女儿。仁增立即拨通曲吉的电话,简单交谈后,急忙开车朝雅江边赶去。

来到江边,未等仁增近身,曲吉扔下遗书和手机,跳入江中。仁增不假思索,跟着跳了下去,两人不幸被卷入漩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仁增用力将曲吉推出水面,自己却再也没能上来。

仁增已逝,却留下了四个未了心愿:在娘那沟上建一座桥,以永绝水患;修建日马岗到强吉的河堤;每年寒暑假拿出两万元用于奖励和慰问学生;以维修强吉庄园为契机,开发强吉林卡,发展旅游业,增加群众收入。

强吉村是仁增的人生舞台,他在这里奉献了青春乃至生命,谱就了一曲动人的乐章。

  • 上一篇:江苏省镇江市第八批援藏干部打造特色鲜明的达孜“符号”
  • 下一篇:拉萨市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