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墨脱县德兴乡荷扎村至阿尼桥(简称荷阿路)的道路,以往狭窄难行的骡马驿道,已经修整拓宽为4米左右的简易二级农村公路。
在湖北三峡大学,几十名从西藏走出去的优秀学子曾在这里学习深造。现在,他们是助力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建一座电站,促一方经济,育一批人才。自2012年成立西藏分公司以来,三峡集团扎根高原,本着落实“共享发展”的理念,履行“造福一方百姓”的承诺,主动作为,担起了央企应负的社会责任。
安居:墨脱“寒士”俱欢颜
2012年,三峡集团西藏分公司工作人员初到墨脱县,为迷人的自然风景陶醉的同时,亦为当地居民恶劣、落后的居住、交通条件所心痛,在经过实地了解、情况汇报、落实资金等环节后,三峡集团决定在这片“莲花秘境”开展道路修建、民房改建等援助性工程项目。
乘着民生项目建设的东风,凭借紧邻墨脱县城的地理优势,德兴乡亚东村开始“小康示范村”建设。2013年1月25日,三峡集团和墨脱县政府总计投资3700万元(其中三峡集团投资3000万元,墨脱县人民政府投资700万元配套建设资金),用于解决亚东村168户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截至2015年4月,亚东村援建项目累计完成3个批次、166户民房改建任务,并于同年4月8日通过验收。此外,三峡集团西藏分公司还把因征地困难、交通不便的剩余两户纳入其他民房改建项目。
有了亚东村作起点和样本,墨脱县政府与三峡集团再接再厉,于2014年11月12日签订了《墨脱县安居工程援建项目合作协议》,总计投资1.9亿元,用于解决墨脱县1273户居民住房困难问题,其中三峡集团援助资金5000万元分三年汇入资金专用账户,着重用于扎墨公路、墨背公路等沿线村庄。今年11月中旬,项目完工944户,在建4户。
修路:骡马驿道变通途
交通不便是制约农牧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墨脱县德兴乡荷扎村通往阿尼桥的路是沿途村民外出的重要通道,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前这条长达16公里的路仅可容纳骡马通过,大大阻碍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当地群众出行。
有了三峡集团西藏分公司的援建,原本的骡马驿道焕然一新。今年9月,全长29公里、包含4座桥梁在内的荷阿简易二级农村公路建成通车,道路运输实现了从“四条腿”到“四个轮子”的转变。平均4米宽的公路上,车辆来往不绝,极大改善了公路沿线那尔东、易贡白、巴登则等村庄的对外交通条件。
排龙天险曾是通往“莲花秘境”深处的必经之路,今年4月通车以后,曾经令人谈之色变的天险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周边还有不少交通不便的村庄,其中,排龙通往金珠曲的道路就存在路况差、塌方多等问题。
考虑到这一情况,三峡集团与墨脱县政府签订协议,投资建设从墨脱县甘登乡八玉村至扎墨公路108K(金珠曲)的排龙至金珠曲农村公路,该路线全长约80公里,预计建成后,沿线巴日、宗荣、根登等村的交通条件将得到有效改善。
助学:高原学子成栋梁
去年8月,一本以十个人物绘画像为封面的书籍,在拉萨举行了首发式。这些人物主人公,最年轻的17岁,最年长的也不过20岁,这本书籍就是《西藏学子在三峡》。
这是三峡集团创新教育援藏的一个新模式。2014年,三峡集团在西藏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定向委培28名学生进入湖北三峡大学学习水电、旅游等专业,三峡集团承担学费、生活费以及每学期回家路费等。
以西藏班的形式开展教育援藏并不是创举,但三峡集团的西藏班在借鉴内地西藏班传统模式的同时,将大学教育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创新了教育援藏模式,这种教育援藏一条龙服务,得到了自治区政府的高度评价。
西藏需要输血式援藏,更需要造血式援藏,三峡大学开设西藏班,是为西藏发展储备人才的长远举措。将学习和就业无缝对接的三峡西藏班,既为广大青年提供了学习机会、减轻了生活负担,同时也提供了就业岗位。对于远赴湖北求学的西藏学子,三峡公司在寄予厚望的同时也严格要求他们,将他们培育成才。
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将回到西藏工作,对公司来说,他们是熟悉西藏的高素质人才;对当地政府和群众来说,他们将是未来发展建设的主力军。(记者 潘璐 麦正伟 索朗群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