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精神上的血脉相通,是伟大事业的遗传密码。从“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与其苦熬消耗生命、不如苦干燃烧青春”,到“与其苦熬消耗生命,不如苦干为人民服务”的“那曲精神”,既是对几十年来藏北历史精神回响的激扬点赞,也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那曲地区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铺上理想和信念的底色,提供了传之久远的精神动力。为进一步学习、宣传、弘扬“那曲精神”,让“那曲精神”照亮前行征程,本网从今日起刊登系列长篇通讯《那曲地区铸就并弘扬“那曲精神”纪实(上、中、下)》。敬请关注。
图为本网记者跟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曲地区管理局亚阿木管理站工作人员,深入保护区进行一天两次的巡逻,并在巡逻路上留影。本网记者 王晓莉 摄
“辽阔的羌塘草原呵,在你不熟悉它的时候,它是如此那般的荒凉;当你熟悉了它的时候,它就变成你可爱的家乡。”
正如这首藏北牧歌所唱,位于羌塘的那曲,并非普通人所想象的那样高不可及。在藏北人心中:
羌塘,是一片催生逆境进取精神的高地;
羌塘,是一片具有丰厚文化沉积的沃土;
羌塘,是一片孕育无限幸福希望的家园!
亘古以来,那曲人秉承祖先传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游牧。
几十年来,新那曲人在这片辽阔土地上,以爽朗的气势呼吸,用长长的牧鞭挥洒,以奔马的步伐行进,积聚起粗犷、耿直、豪迈的“那曲精神”,唱响一曲万里羌塘奋进之歌。
激情燃烧的岁月,铸就“那曲精神”
“羌塘”,藏语意为“北方旷野”。
她的辽阔不能用眼睛来直视,有70万平方公里。那曲,就在她怀里。
她的伟岸不能用双脚来衡量,平均海拔5000米。那曲,就在她肩上。
60多年前,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通车,西藏结束了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3000多名英烈捐躯高原,在“人类生命禁区”的“世界屋脊”创造了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铸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60多年来,在改造、整治和养护这两条连接北京的大动脉过程中,一代代西藏交通人以路为家,不断丰富和发展“两路精神”。
近60年前,那曲还涌现出一位“草原英雄”。
1959年,巴青县红旗林场工人布德为保守机密,被叛匪严刑拷打,并把他绑在奔马后面拖行。最后,英勇不屈的布德被叛匪挖掉双眼,又用滚烫的酥油浇在眼眶里……
上世纪70年代中期,那曲西部人口增长、牛羊增多,草畜矛盾突出。秉承“两路精神”传统,在那曲地委、行署周密部署下,1974年5月,申扎、安多、班戈三个工作组分头挺进无人区,相约在无人区腹地汇合,最后失败。这已是第二次探索无人区了。第三次,以洛桑丹珍为首的申扎县18人工作组在装备极为落后,保障简单的情况下,靠骑马和步行,克服严酷的气候,还要遭遇棕熊和狼群,最终探明了无人区情况。
此后3年,乘着高原上炽烈的长风,那曲人赶着牛羊,向草原深处挺进。在雪山的尽头,在一片无人区中开拓新家园。
1976年2月,设立双湖办事处;
1993年8月,撤销双湖办事处,设立双湖特别区;
1993年,设立双湖特别行政区;
1997年,双湖特别行政区改设为双湖特别区;
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双湖县;
2013年7月,双湖县正式挂牌。
茫茫羌塘草原,横绝千里。长长雪山尽头,就是我国最年轻的县——双湖。6月24日,经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海拔最高的县级行政中心,寻找“那曲精神”的足迹。
初春连着深秋,剩下的,是漫漫严冬。这就是对那曲气候的真实写照,而双湖则更是如此。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藏羚羊在公路边徘徊,藏野驴在汽车旁游荡。而这样的景象,双湖县北部的嘎措乡前党委书记白玛,已看了40多个春秋。
1975年,历史与时代变迁赋予的使命,使那曲地区申扎县和班戈县部分乡镇牧户参与了这场变革。那年,牧人惜别故土,一步三回头的情景,至今让白玛难以平复激动的情绪。他说:“那是一段艰难岁月!”
那也是一段英雄岁月!
年轻的白玛领着怀有身孕的妻子,拖儿携老奔赴草原深处;他引领嘎措牧户,赶着牛羊,拖着帐蓬和炊具,一路顶风冒雨,克服高原反应,把对家乡的不舍化成勇气,远征400多公里,来到一片蔚蓝湖畔的翠绿草场。
这场北征,他们整整花费3年时光……
再说起往昔岁月,千难万苦尽在75岁的白玛老人摇头摆手间,曾经的苦涩早已化作对如今家园的依恋。
40多年前,这里是连一块立着的石头也没有的荒原。40年后,如今的双湖就是寄托乡愁的家园。和白玛一起挺进藏北的牧人们,就像苔藓一样,与高寒苔原融为一体。
双湖县嘎措乡,从人民公社到牧民经济合作组织,牧民安居乐业的景象既看得见,也摸得着。白玛老人和老伴多吉卓玛已儿孙满堂,他们的晚年生活荡漾在幸福里。
近来,又有消息称,海拔4800米以上的牧户,将逐步迁向低海拔。
白玛老人却说:“我离不开我的牛羊,离不开嘎措!”
嘎措乡副乡长普桑昂却悄悄告诉记者,嘎措乡第三代牧民,早已按压不住追寻更加幸福生活的冲动。他们,已开始撇下牛羊,走出天际,去迎接新生活的挑战。
一个多甲子,在人眼中是漫长的,在羌塘的雪山、草原湖泊那里,却只是一瞬间。
时值今日,109国道上,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下,“一年只有一季,一天却有四季”的40公里路段上的109道班已传承至第三代,“天下第一道班”名扬天下。
时值今日,“草原英雄”布德不怕牺牲严守机密的事迹,成为全区人民忠于党、反对分裂的一面旗帜,成为永远矗立在羌塘草原的不朽丰碑。
时值今日,以洛桑丹珍为首的藏北18勇士3探无人区,申扎、班戈等地万余牧民赶着百万牛羊,勇敢开拓藏北的故事,仍被广为传颂。从向无人区进军,到把无人区让给野生动物,这都与每个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有关。那个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岁月,是光荣的岁月。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老一代那曲人一心一意跟党走,为未来幸福生活奋斗,以任何艰难困苦也压不垮的意志,终于铸就出“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为主要内容的“那曲精神”。
走进二十一世纪,升华“那曲精神”
那扎草绿了又黄,时间跨入二十一世纪的大门。
那曲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又为“那曲精神”注入了新活力。
那曲地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孟令河告诉记者,在西藏发展稳定的各个时期,“那曲精神”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基本内涵没有变。那曲的党员干部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以身体为代价,换来那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换取那曲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别的地区付出10%能达到的目标,在那区,付出100%的努力也不一定能达到。”那曲地委书记松吉扎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50岁时,党派我来那曲工作。作为少数民族干部,我对‘那曲精神’的体会也很深。那曲高寒缺氧,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艰苦,广大干部职工常年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生活,与内地和区内其他地市相比,无论是身心上还是工作上,都承受着巨大压力。”
黝黑的脸庞、布满血丝的眼睛、紫色的嘴唇,在那曲采访期间,记者看到许多党员干部,无论哪个民族,这都成为他们共同的面部特征,以至于采访组经常弄不清楚哪位是藏族,哪位是汉族。
海拔高,境界更高。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那曲,优秀党员干部的感人事迹仍在不断涌现。
2003年12月13日,年仅40岁的西藏那曲地区班戈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祁爱群,在连续主持4个多小时的会议后,因劳累过度,突发大面积脑溢血,离开了她魂牵梦萦的西藏。
2005年8月21日,全区牧业改革的先行人——班戈县委书记论白出差横渡荣庆河,被困在河中。脱困时,他让妇女儿童先拉绳子走,把公家的相机和3.7万元公款扔上岸。轮到他最后一个上岸时,绳子突然断了,年仅38岁的论白被卷入激流。
2012年3月25日,积劳成疾的嘉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人社局局长李芬玉因胃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在送往医院途中不幸去世,年仅40岁。她那吃苦耐劳、团结奉献、战斗不止、正直乐观、善良美丽的品质已化作一朵朵格桑花,开放在西藏广袤的高天厚土之上。
2015年12月28日凌晨,班戈县公安局政委扎西加布,在结束对各警务站的工作检查后,突发脑溢血和心肌梗死,倒在了他所热爱的辽阔草原。
……
这一个个光荣的名字,用生命,映照着那曲优秀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尚情怀;这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诠释着那曲人在平凡的岗位上抒写的不朽人生!
也正因如此,那曲一度出现了“在那曲工作,躺着也是贡献”的思想,造成部分党员干部思想懈怠,工作不扎实。
2013年以前,时任那曲地委书记的边巴扎西在那曲地区西部各县调研时发现:有的年轻基层干部宿舍里仅一张床、一些被褥、一套洗漱用具,不安心工作,天天想着调动;而有的年轻基层干部,虽然工作在偏远地区,却能够沉下心来,一心为当地群众真心服务。鉴于上述原因,历届那曲地委努力改善基层工作生活条件,千方百计创造留人干事环境,并再次提出弘扬“那曲精神”。
松吉扎西说,在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为转变那曲党员干部作风、鼓舞士气、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在2014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时任那曲地委书记的高扬提出“与其苦熬消耗生命、不如苦干燃烧青春”,进一步丰富了“那曲精神”的内涵。
2017年5月,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来那曲视察指导工作,又将“与其苦熬消耗生命、不如苦干燃烧青春”,升华为“与其苦熬消耗生命、不如苦干为人民服务”,赋予“那曲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那曲精神”一次次地激励着那曲党员干部,用生命,来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潘刚平,汉族,40岁,班戈县委书记。他祖籍陕西,却认为自己就是土生土长的那曲人。因为1979年8月,尚在幼年的潘刚平就随父母来到那曲。从此,他40年人生岁月,便与这片草原再也分不开了。
“是万里羌塘草原养育了我。”潘刚平说:“那曲气候恶劣,牧区社会自我发展能力差,牧民群众不管遇到任何问题,都会找党员干部。在与严酷的大自然并肩搏斗过程中,老一辈共产党员与牧民群众结下了深厚感情。现在各种条件好了,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不能丢。”
次仁达瓦,藏族,28岁,双湖县委宣传部干部,比如县人。5年前,他主动请缨到双湖工作。高海拔的气候使他的大眼睛布满血丝,嘴唇黑紫。但从言谈举止间能够看出,这位年轻人已对这片辽阔土地有了特殊感情。
李先祥、李灿熊、宁买显分别是彝族、白族、汉族,年龄均不到30岁,他们是安多县玛曲乡普通干部。对于4800多米的海拔和气候,他们只字不提。宁买显只是告诉记者,前不久,未婚妻也随他来到了玛曲。
……
一个个普通的名字,只是那曲新一代党员干部以前人为榜样,前仆后继、以苦为乐,积极乐观的生活,扎扎实实工作,全身心带领牧民群众建设万里羌塘的一个缩影。
还有无数像他们一样的普通人,也正在草原深处默默无闻地奉献着热血青春。
离天最近的地方,践行“那曲精神”
那曲地区安多县,是西藏自治区北大门。
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兰西拉光缆、输油管道、藏中电网,仿佛一条条大动脉,经由那曲,把西藏与祖国内地紧密相连。
探寻“那曲精神”,一定要走走千里青藏线。
6月中旬,祖国内地已是溽暑炎炎,而春天的脚步,却才刚刚踏上这片广袤的高地。采访组一大早从安多县出发时,就遭遇了凄风冷雨。随着海拔的升高,风雨在唐古拉变成了风雪。后来,风雪又聚成了冰雹。
唐古拉,伸手把天抓。就在这离天最近的地方,道班工人、交通警察、公安检查站、铁路护路队一年年坚守于此。为的就是守卫千家万户的平安,保障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
翻过被当地人称之为小唐古拉的妥尔久山口,海拔已近5000米。风雪中,车水马龙的公路上,几位交通警察的身影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他们是安多县公安局交警大队27岁的二级警司次仁罗桑和协警曲松、普布。他们告诉记者,他们3人负责从安多县城方向3433公里至唐古拉方向3342公里的交通疏导工作。
次仁罗桑说:“我们每天上午8点上路,一直到晚上10点换班。这条路每天有上万辆车经过,由于海拔高,经常因风雪受阻,或是出现交通事故,是我们的重点监控路段。”
3月底,这段路因为暴风雪堵车6天6夜。受困的司乘人员又累又冷又饿,还有高反。每到此时,安多县都要组织往唐古拉方向送热水热饭。虽只是些馒头和开水之类的简单饭食,却感动得大家热泪盈眶。
翻越唐古拉,驱车100公里,采访组又来到了安多县公安局雁石坪一级检查站。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除了高海拔,这个检查站地处风口,风吹起来卷起细沙打在脸上、钻到眼睛里的滋味,非一般人所能承受。
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检查站十余名警力,每天24小时,两班倒,站在公路边上检查可疑车辆、人员,为维护法律尊严,保障社会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今年2月17日,民警索朗班久在值班时发现有两个人形迹可疑,经过认真检查,他们在这两人随身的袜子里发现了147.89克毒品。
“除此之外,我们检查站还截获了不少通缉在逃人员,交通肇事逃逸车辆,并多次解救因高反而生命垂危的病人。”检查站站长益西旺堆告诉记者,副站长旺加2015年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与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合影。
结束对检查站的采访,时间已近傍晚。采访组在返回安多县城的路上,又来到青藏铁路护路队布玛德大队。
见到记者,大队长旺堆向记者倒起了苦水:
“海拔高,气候多变,队员中生病的多。这不,二中队的多吉泽仁感冒发烧,我刚把他送到雁石坪的医院。”
“护路时,孤独寂寞不算什么。想不通的是,我们天天守护着铁路,轮休时坐车连坐票也买不到,心里不是滋味。”
“队员都是年轻人,在这里,找女朋友都是难题。我们全队263人,除了我和几位老队员,都还是单身。”
……
牢骚虽多,但提起职责,这位牧民出身的队长,眼睛立即炯炯有神,他说:“ 护路就是护车么,护车就是护人么!你说是不?”
采访的脚步,无法踏遍万里羌塘的每一寸土地。有限的笔墨,无法写尽那曲党员干部群众高歌奋进的故事。
漫漫长夜里,枕上辗转数数寒星,压不住狂跳的心。
万家团圆时,含泪笑对皓首双亲,说不出忠孝两全。
寒风呼啸中,为牧民琐事而奔走,群众利益大如天。
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辽阔的羌塘,就是他们博大的胸怀。巍巍唐古拉,就是他们精神的境界。脸上高原红,就是他们心灵的美朵。
离天最近的地方,是最合适产生伟大情操的精神高地。那曲50万各族人民,是“那曲精神”的缔造者。
千言万语,道不尽对这块神奇之地的热爱;
千辛万苦,访不完对这片高天厚土的奉献;
千山万水,盛不下对这个千湖之地的深情;
千难万险,挡不住草原人昂首奋进的脚步!
(本网记者 孙开远 益西加措 晓勇 王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