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西藏新闻

西藏军区某汽车团谱写军民团结鱼水赞歌

时间:2017-07-17

西藏军区某汽车团扎根雪域高原66年来,坚持把驻地当故乡、视群众为亲人,积极支援西藏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把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共同发展作为驻藏部队的使命和责任,谱写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新篇章。

长期建藏 边疆为家

西藏军区某汽车团官兵积极投身开发边疆、发展生产、建设新西藏的伟大实践,参加并见证了西藏200多个“第一”的工程建设,这些工程为今天的新西藏建设夯实了基础,可以说该团历史与西藏的繁荣发展同步。

为改变西藏过去“只长草不产粮”的历史,该团官兵“一手握方向盘,一手拿镐”,向荒野进军、向土地要粮、向沙滩要菜,先后在拉萨、山南、达孜等地的乱石山和荒滩上开垦土地数千亩,建立了四个农场,并以玉米、小麦、改良高原1号种猪等高原农业50个第一的贡献,建成西藏高原首个“农业生态站”。在保障好自身和驻藏部队的同时,积极将农业科研成果传授给藏族百姓,让先进的科研成果帮助藏族同胞发家致富。

为改善西藏生态环境,该团生产生活服务保障中心率先培育出47种经济苗木,每年为驻地绿化提供上百万余株树苗,并为地方传授草皮种植技术,还积极参加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多年来累计出动车辆上万台次,人员上万余人次,植树50000余株。

抢险救灾 勇立潮头

无论是雪灾、洪水、地震,还是塌方、泥石流,该团官兵总是第一时间到达救灾第一线,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该团的车队;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该团的官兵。

1997年底,那曲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雪灾,11个县、26万藏族牧民和554万头牲畜陷入绝境,灾情牵动着全团官兵的心,在第一时间,该团党委决心:“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也必须把救灾物资运到灾区。”该团官兵克服了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克服了冰雪封冻、车辆难行的道路,克服了粮食不足的局面,经历重重困难,最终把救灾物资送到了受灾群众手中。当年该团十一连被原成都军区授予“那曲抗雪救灾模范连”荣誉称号。

“哪里有灾情、险情,哪里就有‘金珠玛米’的身影。”在驻地群众的心中,军车是群众眼中的“救命稻草”,灾情面前只要来了军车,藏族群众就有了战胜灾难的勇气。

2008年,西藏当雄县发生6.6级地震。17时,上百名官兵带着救灾帐篷、食品风驰电掣般驶向地震震中——格达乡羊易村。到达那里,官兵们顾不上片刻休整和余震带来的危险,救援官兵拿着十字镐、铁锹、工兵铲、扳手等工具投身救援工作,3名在废墟下化险为夷的儿童、老人代表灾区群众在锦旗上用藏汉两种文字绣了“共产党惠泽高原,解放军德昭天下”的金色大字。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西藏境内聂拉木、吉隆等多地遭受严重灾害。该团第一时间投入到抗震救援工作中,在20多天的救灾行动中,该团共出动车辆上千台次,人员近万人次,运送主副食、油料、帐篷等救灾物资2000多吨,转运受灾群众和师生近千人,出动百人百车参加灾民安置点保障工作;派出200多人,100多台车为自治区民政厅、中储粮西藏分公司等地方单位运送救灾物资近千吨。

66年来,该团先后参加易贡特大泥石流抢险、那曲抗雪、当雄抗震、玉树抗震、墨竹工卡泥石流等抢险救灾百余次,出动车辆近万台次,人员20000万余人次,运送救灾物资上百万吨,被驻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生命车队”,收到藏族群众送来感谢该团官兵的锦旗达80多面。

爱民富民 鱼水情深

一茬又一茬官兵在不同的时期以多种方式持续开展为民爱民助民活动,无私关爱使广大农牧民和藏族群众得到了实惠,无论在驻地,还是在运输线,到处都留下了一曲曲军民团结的鱼水赞歌。

西藏军区某汽车团利用物资运输的有利时机,把国家政策、影视文化、科技知识、先进技术带到牧区乡村、田间地头,送到了农牧民的手中,从而使农牧民改变了传统养殖等落后的生产方式和饲养技术,促进了西藏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紧贴运输任务实际,他们坚持群众工作跟车上路,大力开展“联一个支部、助一所学校、扶一个乡村、帮一个敬老院”活动,官兵们利用藏历新年等节假日积极为驻地学校、村庄、寺庙、敬老院“送政策、送法律、送文化、送健康、送科技、送技术”和“1+1”助学援助,使“车跑一趟、路红一方”。通过实实在在的爱心奉献,现在林芝、日喀则、山南、那曲四个市(地)21所学校、敬老院、村舍等单位与他们结成“挂牌”帮扶对子。通过定点扶贫、挂钩扶贫、对口扶贫等形式,使多个乡步入小康,被帮扶单位的农牧民人均经济收入增长20—30%。2万余名藏族小学生完成学业,运输沿线8000多户群众直接受益。

近年来,西藏军区某汽车团先后为农牧民、敬老院、帮扶小学播放电影500多场,发放图书资料万余册、光碟4000多张,年均资助贫困学生经费6万余元,为群众发放药品10余万元,义务巡诊1000余人次。

  • 上一篇:欢声笑语 民族情深
  • 下一篇:​达孜县筑牢党风廉政“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