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农科院农业研究所青稞室副主任、青稞育种种植专家其美旺姆深入田间向群众讲解青稞种植及相关知识。
林芝朗县示范区冬青稞新品种“冬青18号”长势喜人,已进入成熟期。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对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具有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等突出优势的青稞新品种“冬青18号”是在区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下,由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从杂交组合“冬青11号”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平均亩产达到370公斤,比别的冬青稞品种增产10%以上,亩增收156.4元。因此,相关各方全力抓好“冬青18号”的示范推广不仅是我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更是推进农牧业供给侧改革和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需要。目前,“冬青18号”在我区正步入全面推广期,本报记者结合该品种的推广及生产情况,深入一线进行了采访。
“和别的青稞品种相比,‘冬青18号’叶宽,叶色浓绿,具有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等突出优势……”驱车前往曲水县吉雄主干渠下游“冬青18号”种子示范田的途中,自治区农科院农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青稞育种种植专家雄奴塔巴侃侃而谈。
“冬青18号”是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从杂交组合“冬青11号”选育而成,2013年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4年来,在区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下,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通过大田推广在适应区域种植“冬青18号”, 2017年拉萨、山南、林芝、昌都4市18个粮食主产县48个乡镇累计示范推广面积32850.5亩,目前各片区整体长势良好,已进入成熟期。
性状特点明显 增产优势显著
吉雄主干渠下游地理位置特殊,常年大风肆虐。
“整体长势不错,没有倒伏,分蘖成穗数也不错。”穿行在渐渐泛黄的“冬青18号”种子示范田里,雄奴塔巴紧张的表情得以放松,黑黢黢的脸上绽开一丝笑容,“刚才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整片示范区的品种株高基本在1米左右,出苗也比较整齐,成穗数也不错,茎秆弹性特别强。”
“冬青18号”是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从杂交组合“冬青11号”选育而成,具有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等突出优势,抽穗、成熟整齐一致,抗寒、抗倒、抗细菌性条斑病和黑穗病,轻感条纹病等特性。该品种为高产、中晚熟型冬青稞品种,适应在海拔2600米——3800米河谷农区饱灌、中上等肥力的区域生产种植。拉萨、山南、昌都种植区一般在7月底前收获,林芝市冬青稞种植区一般在6月底7月初收获。
“‘冬青18号’平均亩产达到370公斤,比别的冬青稞品种增产10%以上,平均每亩增产39.1公斤,亩增收156.4元,比春青稞增产12%以上。”这是经过几年的示范种植,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得出的这一结论。同时,研究人员认为,和春青稞相比,“冬青18号”的收获期在7月底,这时农牧民群众可以利用我区雨热同期的气候优势,可在冬青稞收割后复种豆科饲料作物,能有效提高土壤含氮量,提升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翌年作物产量,减低化肥农药施用量,从而解决饲草短缺问题,提高农牧民收入,最终使项目区达到人、畜、地的有机结合。
加强组织领导 确保资金保障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为进一步推进“冬青18号”示范种植工作有序开展,2016年年底,我区成立了由自治区农牧厅总协调、区农科院负责技术指导与培训、市(地)农牧局共同参与的“冬青18号”示范推广协调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示范推广工作,确保了区、市、县三级技术力量有效联合协作。
在具体工作实施过程中,各示范市将示范推广“冬青18号”作为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改革和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重要举措,并与各实施县(区)签订示范推广任务责任书,明确了任务分工和责任主体,并将示范推广工作纳入年底考核指标,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在资金投入方面,2017年,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共安排资金600万元,用于青稞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和集成示范推广。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针对生产实际,提出重点开展高产型青稞新品种“冬青18号”示范推广与复种技术研究,为“冬青18号”在我区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自治区农科院农业研究所严把第一道关,严选种子、精选包衣,确保种子质量到位。2017年,我区“冬青18号”种子由西藏圣科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和“冬青18号”示范推广相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统一进行种子收购、精选、包衣、调运,有效保证了种子质量、确保了出苗率、防止种传病害的传播,使得各示范田出苗整齐,达到苗齐、苗壮目标。
全程技术指导 确保服务到位
“和别的青稞品种相比,‘冬青18号’的芒相比较短……除杂工作一定要做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种子的纯净度。”根据安排,6月中旬,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示范科主任、农作物种植示范推广专家关卫星走进示范田,给正在给“冬青18号”示范田除杂的农牧民群众带去了一堂生动而丰富的科普课。
这一次,已经是今年关卫星第15次走进田间地头为农牧民群众开展“冬青18号”技术指导。
为更好地在全区开展“冬青18号”示范推广工作,自治区农科院采取首席专家负责制和技术服务分片包干责任制。由区农科院院长尼玛扎西担任首席专家,农业研究所技术人员组成4个技术服务小组,分别面向示范推广4个市提供生产全程技术指导与服务,做到了责任、措施、投入“三到位”。
在“冬青18号”示范推广区关键生育时期,片区负责小组与市县技术人员深入示范推广具体田块,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演示、实际操作等方式,及时指导农牧民群众高效完成了播前土壤防杂除草、土地培肥与平整等工作。
在“冬青18号”生长期,科技人员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将施肥水平与方式、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去杂去劣、种子贮藏等关键实用技术培训送到田间地头。目前,累计培训市县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特派员、示范推广区农牧民1800人次,发放配套栽培技术手册2000册,为顺利推进示范推广工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