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是古籍资源大区,自吐蕃时期以来,留下了流传久远、内容丰富、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近日,记者就我区古籍普查的现状及工作进展、科研保护等情况,专访了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区图书馆副馆长边巴次仁。
记者:我区古籍普查现状如何?
边巴次仁:目前,全国存世的藏文古籍总数约在百万函以上,其中约三分之二收藏在西藏。由于西藏历史和文化等原因,西藏历史上古籍的收藏以寺庙为主。西藏现存古籍大多数集中保存在各大寺庙、图书馆、博物馆和一些研究机构。
基层古籍保存单位主要以寺庙、个人为主,点多面广、地处偏僻,部分古籍收藏单位古籍保管条件极差,亟须改善保护条件,不少濒危古籍需要进行抢救性保护。在普查过程中发现,众多古籍收藏单位藏有比较珍贵的早期古籍文献,但由于寺庙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缺乏最基本的古籍保护经费和古籍保护装具条件,需要解决基本古籍装具,进行抢救性保护。
记者:我区古籍普查工作进展如何?
边巴次仁:近年来,藏文古籍普査、整理和抢救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我区加大对古籍的普查、抢救和保护工作力度,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古籍保护中心为基础、民间积极参与的古籍保护网络体系,力求逐步形成符合我区实际、科学有效的古籍保护制度,提高全社会的古籍保护和利用意识。
已完成拉萨市政协古籍普查登记任务。对82函历史文献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普查登记。全面完成林芝、阿里、那曲两市(地)古籍普查登记任务,共普查登记4000余函古籍。基本完成拉萨、山南、日喀则三市的古籍普查登记任务,目前进入普查数据的整理、汇总、审核阶段。已启动昌都市古籍普查登记工作。2017年4月初,区文化厅分管领导带队赴昌都市督促检查古籍普查登记工作。2017年6月,自治区文化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昌都市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通知》,昌都市文化局按照区文化厅要求制订了《昌都市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方案》,全面启动了昌都市古籍普查登记工作。
记者:古籍保护科研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边巴次仁:一是配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研制藏文古籍普查软件平台。二是编纂出版了《雪域宝典—西藏自治区第一、二、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藏汉对照图录》。三是出版了《藏文古籍概论》,此书作为我区古籍普查基础教材,已列入区文化厅重要科研项目。四是编纂出版了《西藏自治区图书馆藏文古籍总目·文集篇》(130万字)。五是翻译出版了《直贡噶举大法库文集目录》(40万字)。六是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本着“边普查,边出成果”的原则,完成了《雪域宝典—西藏自治区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那曲地区古籍普查目录》《那曲地区珍贵古籍图录》《阿里地区古籍普查目录》《阿里地区珍贵古籍图录》《历代雪域名人生卒年谱》《造像学汇编》共7本古籍普查成果书的经费落实、数据整理、编纂、翻译等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7本书的终校,有望2017年8月份由北京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