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西藏新闻

奏响“四讲四爱”的扎年琴声

时间:2017-07-28

近段时间,随着“四讲四爱”教育实践活动的日趋深入,其活动实效也日渐明显。着眼现实成绩,笔者感到,对西藏建设而言,“四讲四爱”犹如西藏传统乐器——扎年琴的琴声一般欢快悦耳、动人非常。而面对下一阶段的形势任务,宣讲“四讲四爱”,也得像弹奏扎年琴一样,讲究弹、挑、轮三种技巧。

“弹”就是要下弹,弹奏适应基层需求的声音。“四讲四爱”主题实践教育实践活动其对象之一是农牧民群众。由于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不高,传统的、书面的、纯汉语的宣传形式不利于农牧民接受教育。因此,宣讲必须要“接地气”,通过拓展理论宣讲的传播媒体、组织形式和语言色彩,用农牧民听得懂的声音,将知识灌输下去。而其中的重点,在于思想要活、手段要新、力度要强,只有将理论百分之百地传播下去,才能得到百分之百的学习成效。

“挑”就是要上挑,挑动群众自主学习的热情。有的地区组织理论宣讲活动,力度不可谓不大,功夫不可谓不深,可实际效率却显得不高。原因可能在于,教育对象往往是被动式的接受教育,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对此,笔者感到,挑动大家学习热情,关键在于把宣讲内容,与农牧民、青年学生、寺院僧尼的精神需求和生活需求结合起来。毕竟“四讲四爱”并不是脱离实际的理论教育,事实上在“十九大”即将到来的日子里,学好“四讲四爱”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宣讲者需要点破群众关注的焦点,扩展宣讲对象的视野,促使他们放开眼界展望未来,用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学习。

“轮”就是要轮扫,坚持奏响层层回荡的强音。有句老话说的好:“独木不成林,单弦不成音。”理论宣讲也需要协作,而这种协作不单是部门与部门间的合作,它更多指的是理论与理论之间的穿插。从纵向上,区分不同文化层次、经济层次和社会层次,通过穿插用不同背景的内容,拓宽对象对理论理解的深度。从横向上看,区分农牧民群众、青少年学生、寺庙僧尼等不同身份,通过穿插不同身份的视角,增强理论实践的真实感。

记得萨迦班智达在称赞音乐功能时,曾有一段名言“不管是智者或是愚者,是男是女,对一切人来讲,最美最得体的是音乐。”在藏区,扎年琴兼具的就是这种音乐功能。而“四讲四爱”的宣讲,是否能像扎年琴的琴声一样,成为西藏人民的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还得看我们的持续努力。(网络应急指挥中心 四朗拉措)

  • 上一篇:啃下西藏扶贫“硬骨头” 需将党建“武装到牙齿”
  • 下一篇:达孜县结合“四讲四爱”深入开展“五下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