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急诊科的时候,这里的每一项业务都还不够成熟,为改善科室的现状,杰布毅然挑起了重担。“当时,来我们医院急诊科的病人也少,有很多病人所患的病也不属于真正的急诊范围。”杰布回忆道。在医院的支持下,杰布带领大伙儿开始了艰难的“转型”工作。
个人档案
姓名:杰布
年龄:53岁
职业:自治区藏医院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简介:刚刚过了百年庆典的自治区藏医院可以说是藏医药事业的一座丰碑,它的存在,让优秀的藏医药文化有了载体,也让工作在这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感到无比的自豪,杰布便是其中一位尽职尽责的医生。他见证着自治区藏医院的发展,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
带领急诊科“转型”
如今每天接诊近百人
1983年毕业后,杰布就进入了自治区藏医院工作,一晃30多年,在这里他不断学习提升自己。2014年以前,他在骨科、普外科工作。“很多人对藏医院的认识只停留在藏医上,但其实这里也是有西医的。”杰布介绍。
在骨科和普外科工作期间,他较好地掌握了藏西医结合对骨科和普外科常见病的诊治技术。2014年,因为工作需要,杰布被医院调往急诊科,任急诊科主任。在这里每天要面对无数的病人、病种,工作到半夜甚至凌晨才下班也都是常事,但他却享受这样的状态。
刚到急诊科的时候,这里的每一项业务都还不够成熟,为改善科室的现状,杰布毅然挑起了重担。“当时,来我们医院急诊科的病人也少,有很多病人所患病也不属于真正的急诊范围。”杰布回忆道。在医院的支持下,杰布带领大伙儿开始了艰难的“转型”工作。
转型首先从管理入手。“以前遇到一些微创病人看不了的时候,医生就会让他们转院。所以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急诊科病人是很少的。转型后我们决定在收到病人后首先进行联合会诊、讨论,再做决定。”杰布说,“这样一个改变,让医院的管理更加规范化了,病人来了之后不会因为无法医治而失望。”
记者来到自治区藏医院急诊科时看到,看病的患者排起了长队,病房也几乎住满。采访开始,时常会被病人打断,杰布也都一一耐心地解答病人及家属的问题。“现在我们是没有休息日的,平均每天要接诊近百个病人,一个月有近80人需要留院观察。”杰布说。
重医技更重医德
他见证着藏医院事业的发展
急诊科是一个综合科室,对于医生技术的要求更加全面。随着管理的规范化、病人的增多,对于医生的医技考验就更高了。“平时休息的时候,我就到医院各个科室去学习,时间稍微充裕一点的时候,就去别的医院学习。”杰布笑着说。
他很享受自己的工作状态,工作34年他只休过3次假,几乎每天都待在医院。到急诊科的3年多时间里,就算已经忙得脚不沾地了,还要带17个规培生。因为他的医德医技都被得到肯定,所以年轻的医生来了也都愿意跟着他学习。
采访中,杰布带记者来到了急诊病房。“急诊中脑溢血、高血压、心梗病人很常见。治疗这些病,我们会采用藏西医结合的方法。具体来说,收到急诊病人后首先要进行抢救,输液是西医手段,然后会给病人口服藏药,同时利用藏医外治配合治疗。”杰布介绍道,“所以现在医院里常见西药也多起来了,满足了病人的需求。”
“近年来,国家对藏医药事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作为一名藏医院的医生,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杰布告诉记者。2015年,杰布制定了一套针对医务人员的奖惩制度。服务态度方面要加强,这是他对急诊科医务人员的首要要求。“态度、技术、责任才是一个医生真正的价值。”杰布说。
有了一套完善的奖惩制度,急诊科的每一个医务人员干劲比以前更足了,该科室也成为自治区藏医院的一个标杆。
5年来,他从骨科医生变成一名全能型医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也见证了自治区藏医院的发展。遥望未来,杰布说:“藏医药事业的发展一定会更上一层楼,我们会继续在改进各方面工作上努力,希望让更多的病人享受到更加便捷、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也希望我们所有的医务人员在技术上不断进步。”(李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