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昌都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区党委稳藏兴藏系列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加快发展上破解瓶颈、大兴产业、守住底线,在维护稳定上摸排隐患、提升能力、健全机制,在改善民生上聚焦脱贫、集中攻坚,在党的建设上筑牢忠诚、转变作风、夯实基础,昌都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机遇强力发展。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47.86亿元,是2011年的1.96倍,年均增长14.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20.71亿元,是2011年的3.56倍,年均增长28.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2.34亿元,是2011年的3.49倍,年均增长2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4332元提高到8038元,年均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13829元提高到24335元,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52亿元,是2011年的2.26倍,年均增长17.7%,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位居全区前列。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加快推进国省道过境线改造提升,加快建设经济干线、农村公路、通寺公路、旅游景区公路,川藏铁路康定至林芝段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万公里,比2011年新增4177公里,实现县县通畅、乡乡通达。总投资66.3亿元的川藏联网工程竣工投运,结束了昌都电力孤网运行的历史。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签约项目资金达191.2亿元,是2011年的10.4倍,年均增长47.9%;到位投资26.19亿元,是2011年的8.1倍,年均增长41.8%。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推动农牧业“三转三变”,做大做强“五大养殖基地”和“七大种植基地”,深入实施“八个全部”和“一个加工”工程,蔬菜瓜果、牛羊肉、奶油自给率和产业化经营率明显提高。“三江”水电开发完成投资103.12亿元,2016年完成全市工业生产总值15.05亿元,是2011年的1.78倍。
忠实履行治边稳藏任务,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牢固树立没有稳定一切均为“零”的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区党委十项维稳措施和“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节”要求,大力开展涉稳隐患排查消除、维稳能力提升、健全长效机制等工作,稳定的思想基础、工作基础、群众基础更加牢固。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和国家管理宗教事务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区党委各项利寺惠僧政策,不断探索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机制。自2011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寺庙“九有”工程建设资金近12亿元,投资6974万元修缮了僧舍1.2万间。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扎实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创建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坚决守好生态环境底线,推动美丽昌都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守生态红线底线高压线,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持续加大重点领域环境专项整治力度,大力实施藏东“三江”流域森林生态功能区造林绿化工程,各类保护区总面积达80.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4.78%。加大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力度,全力打造集休闲、观光、生态、体验、文化为一体的特色全域旅游,让群众吃上旅游饭,实现生态美、群众富。2016年旅游收入14.43亿元,是2011年的4.5倍,年均增长35.9%。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开展“一坚定三忠于”“三热爱·三创建”“四个揭批”主题教育,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开展选派千名干部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基层党建“四项工程”、乡(镇)“四小温馨工程”和村级组织标准化活动场所建设,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落实政策、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的坚强战斗堡垒。
牢牢把握出发点和落脚点,竭力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大力实施自治区“民生十件实事”和市“十二项民生工程”,2012年以来累计整合各类资金309.6亿元、实施民生项目3006个,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人才立市工程,推行“1+1”办学模式和“组团式”教育援藏,2016年全市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入学率分别达到63.21%、97.08%、81.52%和42.74%,比2011年分别提高了57.02个百分点、32.08个百分点、43.12个百分点、10.81个百分点。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大力推进健康昌都建设,实施市人民医院、藏医院改扩建工程和乡(镇)卫生院、村(居)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开展“组团式”医疗援藏和“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实现农牧区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实现有意愿的五保老人、孤儿100%集中供养,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2011年的48.06%提高到2016年的76.11%;孕产妇、婴儿死亡率降低到2016年的152.08/10万和16.09‰,基本构建起中心带动、一级巡疗、二级诊治、乡(镇)有全科医生、行政村有村医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城乡面貌变化巨大,圆满完成撤地设市和新一轮旧城改造,投资70余亿元实施昌都镇解放广场、茶马大道、胜利桥等一大批城市道路、供水、休闲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主城区面积由2011年的4.6平方公里拓展到了12.6平方公里,编制完成全市60个重点乡(镇)规划,27个乡(镇)纳入全国重点镇,基本构成了以中心城区为龙头、以新区为支撑、以环周三线为联结的新型城镇化格局。脱贫攻坚成效明显,积极探索和创新扶贫开发模式,采取政策、项目、产业、社会、援藏等扶贫举措,制定脱贫攻坚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摸清底数、找准对象,细化目标、落实责任,整合力量、集中攻坚,多措并举、精准施策,脱贫攻坚首战告捷。2016年实现7524户33575人稳定脱贫、211个村(居)脱贫退出、卡若区脱贫“摘帽”,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6.8%,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29.2万人减少到目前的13.69万人。
注重文化传承保护,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实施卡若遗址、小恩达遗址、昌都强巴林寺、类乌齐查杰玛大殿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26个,实施“百幅精品唐卡”工程,拍摄完成电影《金珠玛米》,完成芒康弦子、昌都锅庄、丁青热巴等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的视频采集,扶持培养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全市现有全国和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建成市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和11县(区)民间艺术团排练场所、12个新华书店、138个乡(镇)文化站、1119个农家书屋、516个寺庙书屋,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7.03%和97.88%,形成了覆盖市、县(区)、乡(镇)三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再创昌都经济社会发展新辉煌,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昌都市委书记 阿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