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塘,藏语意为“安逸美丽之坝”。
日前,记者走进国道214线上,群山之下、碧水环绕的美丽小镇吉塘,一睹其特色小城镇建设真容。
“这边是居民区,这里是商业区,那边是农牧示范园……”察雅县吉塘镇党委书记郑江涛指着远处的施工场地介绍道。
按照自治区、昌都市关于吉塘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总体部署,察雅县于2016年全面启动了吉塘特色小城镇的规划。
在高起点规划的要求下,察雅县将吉塘定位为“温泉度假、生态农林、民俗体验、空港物流”为一体的休闲旅游特色小镇。具体来说,以“一街、两区、三园、一中心”为总体布局,包括康巴风情商业步行街,核心区、易地搬迁安置区,藏东农牧科技示范园、生态果园及产业园,蔬菜物流中心。
郑江涛告诉记者:“整个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1672亩,计划总投资15.2亿元,至2018年8月底前要完成5.2亿元的项目计划。”
当谈起打造温泉小镇的由来,郑江涛说,2016年,察雅县邀请地勘队,在吉塘镇附近1.8公里处,找到两处可供开发的泉眼(卓玛温泉、卡仁温泉),出水量1000立方米/天,水温50摄氏度。
随后,吉塘特色小镇的详细划规、城镇设计等全部完善,并上报昌都市、自治区。
今年4月,自治区批复吉塘镇为全区第二批特色小城镇之一。
紧接着,察雅县调整充实了特色小城镇工作机构和力量,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挂帅的工程指挥部,设立了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了办公室,划分了征地拆迁、规划建设、环境治理等专项小组,抽调了包括8名县级干部在内的36名干部全职脱产蹲点工作。此外,还制订了《察雅县吉塘特色小城镇征地拆迁方案》等文件和工作规程,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长期蹲点吉塘镇、分管特色小镇建设的察雅县副县长陆方告诉记者:“征地拆迁是特色小镇建设中第一个大障碍。为此,县里实行县级干部包片区、分标段的工作责任制,严格征地拆迁措施的落实。”
聘请第三方专业测量和评估公司开展117户房屋面积测量和价值预估工作,组建由40名当地群众组成的房屋拆迁组,入户政策宣讲380余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0余条,解决群众诉求32项……7月初,特镇建设进入实质施工阶段。在资金来源上,除国家配套的5000万元专项资金外,察雅县还通过资金整合、招商引资、援藏投资等方式筹集资金。
陆方说:“在推进吉塘特色小镇建设中,县里采取种苗提供、技术培训、投工投劳的方式,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和特色产业建设。其中,直接投入工程建设的工人已超过1000人,参与运输的车辆达117辆。”
吉塘镇吉塘居委会的斯朗卓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去年底、今年初,她先后两次参加建筑工培训。
斯朗卓嘎高兴地说:“我现在主要是砌砖,每天能拿到270元。其他参与建筑的本地小工,每天也有100元至120元不等,比以前强多了。”
截至10月底,吉塘特色小镇建设,已兑现117户征地拆迁补偿资金3000余万元;市政一号道路、市政二号道路、白塔公园、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风情商业街区、居民居住区、市政支路、110kv变电站扩容、孔雀湖广场等主体工程已完工80%。
在吉塘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察雅县精心布局产业配套,从根本上增强特色小城镇的“造血”功能。郑江涛讲到:“我们结合本镇实际,依托特色小镇、特色农林业与度假旅游等项目,实现产业有保障。”
目前,吉塘镇已建成占地100余亩的农业现代示范园、50余亩种植养殖基地,300余亩的种养循环一体棚和有机种植养殖生态循环基地,通过生产用工和扶持发展带动贫困户62户、300余人,实现户均家庭增收约2万元。
提起下一步的工作,陆方表示:“将严格按照区、市特色小城镇建设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紧盯今年商业区完成80%,其余工程全部完工的工作目标,继续加大在人员和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速项目进度,实现项目的早竣工、早使用、早起效。”
采访结束,回望吉塘,我们相信,这个安逸美丽的小坝早晚会成长为G214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