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美丽的罗马村全景。记者 麦正伟 摄
图为罗马村群众娱乐健身场所。记者 麦正伟 摄
罗马村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目前,该村已全面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等,人居环境得到不断改善,获得了“西藏自治区级生态村”“罗马生态旅游村”“信用村”等荣誉称号。
深秋的林芝,层林尽染,硕果累累。
乘着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强劲东风,记者驱车来到距林芝市500多公里的察隅县古玉乡罗马村采访。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树木葱茏,山峦叠翠,风光依旧;整洁的村道,漂亮的民宅,宽敞的娱乐健身场地,还有村民们那一张张开心的笑脸,无不展示着罗马村的美丽和百姓今天的幸福生活。
罗马村,因四季温和,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环境优越,宜居宜游。特别是每到春天,这里桃花灼灼,景致迷人。为此,罗马村在察隅又多了一个美称——“世外桃源”。
察隅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沈瑞城告诉记者,近几年以来,罗马村在国家有关部委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林芝市委、市政府和察隅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开展环境美化工作,使全村园林绿地面积得到不断扩大,绿化覆盖率达到了95%。
资金注入添动力
罗马村平均海拔2850米,属喜马拉雅山南冀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全村有69户人家329人,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过去,由于村民居住相对分散,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加之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垃圾处置十分棘手,村容村貌和卫生条件堪忧。
对此,在自治区有关部门和林芝市委、市政府及察隅县委、县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罗马村被列入了国家住建部、财政部等五部委支持西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示范村之一,察隅县对此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先后投入资金1400余万元(援藏资金1000余万元,县财政投资400余万元),用于农牧民安居工程、人居环境整治改造工程(每户投资3万元)和打造生态旅游线路。罗马村的群众积极配合,热情高涨,全力参与,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截至目前,罗马村已对村庄道路安装了路灯,对全部厕所进行升级改造,全村69户房屋也已全部改造完成,改造率达到100%。“经过整改,我们村的环境好多了,再也看不见满地的垃圾,厕所的卫生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村民顿拉高兴地说道。
“罗马村有察隅‘世外桃源’之称,打造一条以生态旅游为主线,集基层党建、基础设施、产业扶持的旅游精品线路势在必行。”罗马村党支部书记陈国英告诉记者。经过努力,目前,一条1400米贯穿全村的水泥路面主干道、2600米长的人畜隔离墙,从201省道至村内2.5公里处公路水泥路面硬化等已经全部完成。
同时,罗马村还加强村级文化室的建设。文化室涵盖了日常会议、教育投资、综合展示、文体娱乐等功能,还有700余册的农家书屋、篮球场、健身设施和宣传栏等配套设施。“村民们想要运动健身、孩子们想要看书都很方便。”陈国英高兴地说。
长效机制是保障
据古玉乡党委书记勇军介绍,近年来,罗马村不断加大环境投资和治理力度,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建立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以来,罗马村制定轮流打扫卫生的制度,定期组织村民清扫公路沿线、街道,使良好的村容村貌得以保持。
在察隅县委、县政府的积极引导下,罗马村还配备了4名环境保护监督员,对村庄环境卫生进行监督管理;成立了7名环境保洁员组成的保洁队,组织村民清扫公路沿线、街道,保持村容村貌整洁;划定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在水源保护区内实施封山育林,安排水源地保护员1人进行管理;安排护林员8人,不定期地对生态公益林进行巡山视察。
经过严格执行各项制度,罗马村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变:路面干净整洁,生活垃圾得到及时处理,生态水源、森林得到有效保护。罗马村成了察隅县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和美丽的生态村。
旅游产业促发展
罗马村有“千亩桃花林”,每到春天,桃花盛开,灿若云霞,娇艳的桃花与绿色的麦田交织成了一幅如诗的画卷,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
据了解,截至2017年,由察隅县旅游局牵头组织,古玉乡人民政府具体实施的“罗马桃花旅游节”已成功举办15届,并且成为林芝市桃花旅游文化节的重要分会场之一,平均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8000多人次。
借旅游之机,罗马村将生产的牛皮制品、竹编制品、核桃油以及冬虫夏草、松茸、野生灵芝、青岗菌、羊肚菌、天麻等药用植物和菌类植物向外推广,使特色产品销售和旅游产业相辅相成,推动了罗马村的经济发展。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1094.3元,其中人均现金收入达9097.2元。
幸福就在不远处,未来一定会更好。罗马村的村民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光辉的照耀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罗马村的明天会更美,罗马人明天的生活会更甜!(记者 史金茹 麦正伟 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