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队为我们办了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村里的变化非常大,感谢党和政府派来了为民办实事的工作队。”这是记者下乡时听到最多的群众对驻村工作队的评价。
自2016年11月以来,区(中)直单位500多支驻村工作队像一粒粒带着幸福信号的种子撒落在广袤的雪域高原,在一个个村(居)里生根发芽,为基层群众带去党的惠民政策,帮扶一大批村镇脱贫致富,强基础、惠民生,察民意、解民忧,受到全区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欢迎。
民生无小事 群众当家人
一年来,区(中)直单位各驻村工作队以驻地为家,视群众为亲人,充分发挥自身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多方筹措资金,想方设法办实事解难事,着力解决基层修路架桥、住房饮水、看病就医、上学就业等民生问题,加快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办了一批群众真心期待的实事好事。
在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土布加乡夏雪村,有一条村民用于灌溉庄稼和生活饮用的小河,随着雨季降雨量的增加,由于拦截河水的石土坝年久失修,河水漫堤和冲毁农田的灾害时有发生。区体育运动技术学校驻夏雪村工作队与村“两委”深入研究讨论后,决定加固河道堤坝,请专家商讨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尽最大能力将河道加固工程做到最好,确保良田不再受损。
区纪委监察厅驻日喀则市仁布县康雄乡年拉村工作队,申请1300万元资金修建了8个蓄水池,解决了驻在村1425亩农田灌溉和108户群众生活用水难题,全村90%群众用上了自来水。村民们纷纷表示:“以前,我们祖祖辈辈靠背水过日子,要是没有党派来的工作队,我们到现在也用不上自来水,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
创办经济实体 激发内生动力
创办集体经济实体,是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牧民共同富裕的阳光路。一年来,各驻村工作队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第一要务,广泛深入开展调研,全面掌握驻在村的基本情况,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特色农牧业、民族手工业、乡村服务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切实拓宽致富门路、改善民生,激发驻在村的自我发展能力。
区档案馆驻阿里地区革吉县雄巴乡巴措村工作队,在走访入户与贫困户交谈中发现,许多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对此,驻村工作队与革吉县扶贫办联系争取扶贫项目,引导支持该村组建劳务创收队,将投资800万元2000亩的巴措村三组农业综合开发草场建设项目顺利落户到了劳务创收队。巴措村地处317国道旁,发展运输业可以尽快增加牧民的现金收入,驻村工作队选送了30名牧民群众到地区驾校学习驾驶技术,让村民有了一技之长。驻村工作队还充分利用举办各种活动以及走村入户的机会,大力宣传自力更生、送子女上学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筑牢群众勤劳致富的基础。
西藏日报社驻芒康县昂多乡曲塔村工作队在调研中发现,由于不会加工羊皮,一些牧民家里堆放着很多羊皮没有处理,在当地集市,这样的羊皮只能卖5到10元,但简单加工后的羊皮售价达150元。为此,队员们从网络、书籍等渠道学习了羊皮初加工技术,再传授给群众,并帮助牧民对羊皮进行初加工、销售,大大增加了牧民群众的收入。
自治区农科院驻村工作队依托自身科研优势,积极统筹调配农作物良种,提供农牧技术帮扶,发展特色农牧业和集体经济,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不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2017年,区农科院10个驻村工作队共实施项目14个,投入和落实项目资金178.025万元,参加培训的农牧民达到1750余人(次)。
架起爱心桥 传递正能量
一年来,区(中)直各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急百姓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积极树立道德风向,有效传递社会正能量。
2017年1月,区党委政法委机关驻白朗县则麦村工作队得知翁米曲德寺因持续寒冷天气,自来水管冻裂,寺庙僧人饮用水、生活用水出现困难的情况后,连续3个月每2天义务送水1次,有效保证了寺庙僧人生活用水。
自治区警卫局驻日喀则市仁布县帕当乡孔培村、切村工作队积极与区图书馆沟通协调,为乡中心小学图书室申请各类书籍共计2000余套,价值50000余元,受到了乡党委、政府和在校学生的热烈欢迎。
西藏公安边防总队驻康马县康如乡白加村工作队利用网络媒介宣传平台,为村民募集御寒衣物、被褥、防冻药品及文体用品等急缺物资,切实为村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截至目前,已收到从浙江、广东、江苏、河南、黑龙江、山东等10余省份寄送的爱心包裹近500件,全部发放到群众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