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阿里地区立足实际,以创建“藏西先锋·红色阿里”党建品牌为统领,以阵地建设标准化、制度建设规范化、责权划分清晰化“三化建设”为目标,着力增强组织功能、规范运行规程、提升工作效率。
阵地建设标准化,让党员群众有家可依。建设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阿里地区按照“先易后难、适用科学、适当超前”的原则,制订了《阿里地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推进方案》,力争到2020年全地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覆盖率达到90%,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成为农牧区最美丽的建筑,成为农牧民学习教育的主阵地,成为组织带领群众致富脱贫的指挥部。
从2017年开始,每年拿出2500万元资金,建设4个标准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统筹各项资金,逐步在各行各业建设标准化组织活动场所(党建工作室),确保办公议事、经济发展、维稳综治、信息集散、党员活动、教育培训、文体娱乐、健身休闲、便民服务、救灾安置“十大功能区”全面实现。积极推广普兰县多油村、噶尔县加木村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经验,加快推进各领域、各行业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的步伐。
来到噶尔新村组织活动场所,听工作人员介绍说,活动场所定期更新时事政策、农村动态、市场信息、农牧业技术等信息,让村民及时了解新的知识和技能。节假日期间,组织村民一起开展活动、举办文艺演出,丰富大家的娱乐生活。从相疏到相知,不仅密切了党群关系,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和谐,也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奠定了良好基础。
制度建设规范化,让党建工作有章可循。
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制度的建设既要“瘦身”、又要“健身”、更要“强身”。阿里地区认真贯彻中央“1+9+N”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部署,准确把握“废、改、立、释”核心要求,制定《“三会一课”纪实报告制度》《党员能进能出制度》《党建示范点动态管理制度》等,进一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阿里地区党建工作连续两年末位追责和诫勉谈话制度》中要求,对党建工作考核考评和测评结果连续两年居于末位的党建办主任、基层党委书记进行组织调整或约谈问责,力促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落实。
坚持“三个一线”选人用人原则,突出20字好干部标准和民族地区干部“三个特别”要求,抓好“三个注重”选人用人导向,研究制定《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干部考察全程纪实制度》等,促进人才队伍健康成长,造就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庞永旺谈到阿里地区制度建设时说:“制度不是山水画,近年来,我们围绕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系列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既建制度,又开展专题培训,让党员干部掌握制度,以相关督查手段确保制度落地见效。”
权责划分清晰化,让党员干部行有方向。阿里地区坚持把党建作为首要之责、根本之责,严格落实“两个责任”“一岗双责”,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以党章规定的党组织职责、党员权利义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权利义务为重点,全面梳理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和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结合党员的“八项义务”和标准,量化建立党组织、党员干部责任清单,带头践行好社会公德,坚决做到权责一致,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7县县委书记和8家地直行业系统党委(党工委、党组)书记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细化、量化了对党组织书记党建履职情况的考核和管理工作,让党建工作有责任可追究。推行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建立“书记”“委员”“党建办主任”“党建联络员”责任项目,以责任项目倒逼,在种好“责任田”上提升质量,让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主动领任务、接单子,带头深入思考基层党建,亲自研究部署。目前,共解决基层党建重点难点问题256件。在调动党员干部做好党建工作、推进基层治理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抓党建的责任意识,藏西党建面貌焕然一新。
容错纠错机制是锐意进取干部的“定心丸”,是改革创新者的“保护伞”。阿里地区建立的《阿里地区干部容错纠错机制》,以选人导向、考核评价、教育管理、责任追究等方面为主线,最大限度地为敢担当、敢创新的干部卸下包袱、打消顾虑,全力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活力。
“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我们更应该以实际行动对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作出诠释,把党员的责任明晰到具体工作岗位和生活中,这样才无愧于共产党员的身份。”革吉县亚热乡党委书记国吉次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