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 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拉萨市率先在全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整体脱贫的决胜之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
基础设施
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成投用柳东大桥、19条市政道路等项目,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滨河路、东环线、邦嘎隧道等项目,建设东嘎客运站,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工作,推进“一区一年两站”建设,建成6个公交场站,着力解决城区停车难和拥堵问题。加快拉萨至那曲高等级公路控制性工程、S5线拉萨至泽当快速通道、羊八井至大竹卡公路等项目建设,促进城市内外交通衔接。
启动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实施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项目。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完成108公里市政管网改造。建成投用纳金水厂、白定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完善农牧区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村交通和公交客运,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投资28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00公里,完成乡村旅游、扶贫专用道路100公里,实现拉萨所有乡镇公交全覆盖,新增公交班线行政村42个。建成林周等5县污水处理厂,启动21个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项目。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改造旅游景区、城镇、农牧区厕所500座以上。投资25亿元,建设帕古水库、堆曲灌区工程等水利项目30个。
社会保障
实现参保人数达57万人
加快建成覆盖全市、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更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实现各险种参保人数达到57万人。完善“双集中”标准化体系,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高龄老人健康补贴发放范围放宽至70岁,年补贴金额提高到600元至3600元。
深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强周转房、公共租赁住房供给,稳健发展房地产业,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开工实施8个棚户区改造项目,供应保障性住房800套、5万平方米以上。继续推进“小康安居工程”,努力让全市人民住有所居。继续安排物价调节专项基金1000万元,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证蔬菜、蛋奶、家禽、鲜肉等商品平价供应,坚决将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
医疗卫生
实现家庭医生签约率超98%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基本公共卫生补助标准提高至人均75元,农牧区医疗补助经费提高至550元。加强重大疾病 、地方病预防和控制,常规疫苗接种率达到97%以上。对全市常住人群实施风湿病和结核病筛查救助项目。巩固包虫病防治工作成果,持续加大筛查救治力度。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加快“医联体”建设,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家庭医生签约率98%以上、服务率70%以上。建设27个社区医疗服务站,加快形成以市县医院能力提升、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村(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为重点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消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盲区。建成投用中心医院,深化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实施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健康学校等创建活动。推进食品安全“双安双创”行动,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努力让全市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全。
深化改革
全面参与环喜玛拉雅经济合作带
深化机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统一要求,推进职能相近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市民服务中心东迁项目,推进三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推进重大项目联审联批,加强权责清单管理和监督检查,实现政务公开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启动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全面推行“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和“先照后证”推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健全完善国企国资治理和监管架构,实施外派监事会制度,推进部分业务板块上市工作,组建净土产业集团。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合作,全面参与环喜玛拉雅经济合作带,主动对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成拉萨综合保税区,加快实施中尼友谊工业园、尼泊尔·中国西藏文化产业园项目,申报建设空港新区指定口岸。
实体经济
完善产业规划布局
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县域产业布局,完善产品产业结构,推进净土健康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发展。统筹粮经饲种植结构,稳粮优经、增饲强特,种植比例优化调整至62.7:17.7:19.6。强化粮食安全基础保障,播种面积达到40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17万吨以上。促进青稞增产增效,实现青稞播种面积30万亩以上,产量达到11万吨。加大饲草种植力度,完成优质饲草种植面积18万亩。确保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68万亩。
启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深度推进纳木措景区保护开发,建成投用游客集散中心。加快思金拉措、琼穆岗嘎等景点建设,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沟域经济”“特色旅游”“冬季旅游”等特色项目,布局建设“拉萨乃仓”“好客藏家”特色民宿,新增A级景区3家、星级宾馆5家、星级家庭宾馆10家。围绕建设雪山湖泊、田园风光、湿地溫泉、民俗文化四大旅游片区,大力发展通用航空、铁路支线等旅游线路,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网络等配套设施,提升“拉北环线”整体旅游吸引力,推动形成一城、一湖、三廊道、八组团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积极发展园区经济和其他产业。支持高新区发展,深化创业创新,推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完善空港新区总体规划,综合发展航空配套产业。推进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发展,集聚文旅项目资源,实现产业要素与空间功能融合发展。完善城关智昭、曲水才纳和达孜等园区产业规划和功能布局,打造各具特色、产业集群、互补发展的园区经济。深化对口受援合作,积极承接东部创新引领优化发展而调整释放的优质产业企业,探索建立“飞地园区”。积极发展新型节能建材产业,国有投资新开工项目装配式、钢结构等绿色建筑比例达到70%。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引进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及包装设计等产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实现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
环境治理
禁止“三高”项目进入拉萨市
建立产业发展准入负面清单,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产业,支持光伏能源项目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决禁止“三高”项目进入拉萨市。推进节能、节水、节地,加大重点污染源治理,二氧化硫、氨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控制在0.157万吨/年、1.75万吨/年、1.16万吨/年、0.119万吨/年以内。推进学校、医院、公共场所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三区三线”,健全完善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生态脆弱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综合补偿机制。推进公共交通新能源化,开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布局规划工作,公务用车优化采购新能源轿车,城市公交新能源车辆占比提升至80%。全面推行河长制,探索实行“河长+警长+公众河长”模式。继续实施拉萨河综合治理工程,启动1#、5#、6#闸建设。实施城市污水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人员相对集中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供城乡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推进拉萨周边和“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实施生态安全屏障防沙治沙工程,植树造林1.4万亩、封山育林1.13万亩、防沙治沙3.95万亩,全面消除海拔4300米以下的4个“无树村”和18320户“无树户”。投资9.94亿元,推进“绿色围城”一期项目建设。确保拉萨市年度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6%以上。(记者 张雪芳 央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