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兴藏战略,全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重大人才工程,努力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工作呈现出多点开花、整体推进的喜人局面,识才爱才敬才用才蔚然成风,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人才总量达到34.94万人,人才贡献率达到8.9%,为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强人才支撑。
“八方引才”补齐急需紧缺人才短板
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我区积极开展专项调研,充分了解掌握各行业系统特别是生产一线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提出2017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计划和重点,借助平台面向全国发布259个岗位需求,已通过评审54人;落实《西藏自治区博士服务团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吸引更多博士服务团进藏服务锻炼;接收第17批博士服务团52人、第18批博士服务团53人,名列全国前列,并积极引导第17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发挥作用,引进项目10个、到位资金1335万元,举办讲座140余场,培训各类人才2.3万余名,推广新技术9个,开发新专利10项,促成校地合作22个。
人才引进实现快马加鞭。我区坚持敞开大门,打好高原牌、政策牌、特色牌,多措并举引进人才。一年来,有针对性地引进537名医疗卫生专技人才、100名高校教师、22名文化工作者,引进122户种粮大户、30余家种养企业到西藏创业兴业。同时,招募西部计划西藏专项志愿者932名,继续保持在岗规模2000人,并积极引导服务期满志愿者留藏,专项录用297人为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或工作人员,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布线走针”强化本土人才培养
借好中央特殊政策东风。我区围绕落实国家人才、科技、教育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特别是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发展的相关政策,借助国家层面人才培养平台,利用外派挂职、进修深造、培训锻炼等途径,提升整体素质、培养骨干人才。同时,将中央支持自治区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作为全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农村订单医学生免费培养、“西部之光”“西藏特培”等重大人才项目实施。一年来,积极对接“三区人才计划”,举办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班17个,培训1000余人,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20个,培训5300余人;落实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培养免费师范生5200余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1800余人;选派40名“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21名“西藏特培”骨干人才赴内地研修。
人才培养蹄疾步稳。我区坚持区内联动,依托高校、科研院所、职业技术学院、高新技术企业等,着力构建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区外联合,加强同国家级科研院所、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打造人才孵化新平台;深入落实与清华大学签署的《干部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协议》,进一步密切与清华大学交流合作。2017年,在清华大学举办党政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各1期,组工干部专题研讨班2期,共培训160人;落实“村官项目”,接收2名毕业生在我区工作;清华大学在西藏招收本科生史无前例达到14人,较以往翻了一番。
同时,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重点科研基地和重点创新平台,探索选拔培养行业领军人才的措施办法。一年来,27名专家获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建成高端创新平台、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各3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个,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家;批准筹建西藏农口院士专家工作站、西藏高原生态安全联合重点实验室、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等30个人才技术创新载体,建设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332个。此外,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意见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若干意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设立就业创业专项扶持基金,建成大学生众创空间8个,建立政企校一体化育人模式,与266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
“松土施肥”营造人才成长良好环境
以改革激发人才活力。我区全面贯彻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立足西藏实际,着力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引才机制、人人皆可成才的培养选拔机制、顺畅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创新人才评价激励保障机制等,初步架起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同时,制定自治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激励保障意见等12个人才评价政策,初步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主的用人导向。
构建人才新生态。自治区党委始终把人才作为最宝贵、最可持续的第一资源。我区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实施意见》,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与专家交朋友、结对子;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推荐先进模范专家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邀请专家代表列席党的有关会议和人大、政府、政协有关会议,参加重大活动;制定高海拔地区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特殊岗位补贴办法等激励措施,对到高海拔地区或基层工作的每年给予2万元至6万元不等的奖励补贴,引导各方面人才扎根基层、建功立业;拨付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2767.7万元,实施人才培养培训项目75个;坚持把人才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年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占全区生产总值24%。(记者 陈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