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区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以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引领型、战斗型党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推进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健全完善体制机制
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关于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划分农牧区、街道(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7个领域,分别从组织体系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党内组织生活、工作载体建设、工作运行机制、活动场所建设、基本工作保障8个方面细化指导、明确标准。
分行业系统强化顶层设计。先后召开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现场会和推进会、区直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现场会等,分门别类进行安排部署,确保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推进有序。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1+7”医院党建工作意见》,充分发挥医院党组织的作用。
全面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定党建工作要点、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并开展述职评议考核,制定《全区2017年度地市委书记、行业系统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打分表》,深入7市地和6个行业系统250多个基层党组织,摸清基层党建工作成效、群众是否满意等实情。严肃进行整改问责,通过印发通报和整改通知书、建立整改台账等措施,督促下级党组织抓好整改落实,把述职评议考核“一天的事”,变成落实主体责任“一年的事”。
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织密党的基层组织网络。把党组织建在农牧区村组、便民警务站、网站、寺管会、学校、“两新”组织上,在全区4万多个“双联户”单元建立党小组,在高校每个教研室和二年级以上班级全部建立党支部,在全区1700多个寺管会、670多个便民警务站全部建立党组织,在1000余家网站中建立党组织或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在驻村工作队和虫草采集点建立临时党组织6500多个,在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集中建立党组织400多个。组建自治区“两新”工委,在2920家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达31.8%;在拉萨成立第一个商圈党支部,园区非公企业覆盖率达到33.06%;在566家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达到76.4%。目前,全区共有基层党组织1.7万多个,党的基层组织更加健全优化。
强化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万家”宣讲、新旧西藏对比教育、“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突出“听党指挥”这个标准,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末位倒排583个贫困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普遍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居)便民服务点,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活动。大力实施“边境党建长廊”工程,在边境放牧点、虫草采集点等设立党组织。
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注入强大动力。一是层层压实脱贫攻坚职责。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着力构建五级书记抓脱贫的良好格局。召开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开展组织系统抓党建促脱贫调研督查工作,实现全覆盖。二是培养党员致富“红旗手”。各地普遍制定支持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扶持政策,对人选推荐、培养教育、支持帮扶等提出明确要求,并大力实施农牧民党员致富技能再造工程。三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尖兵”作用,帮助贫困群众挖穷根、找门路。加强对驻村工作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考核,量化考核指标,全区所有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全部参与扶贫考核,压实脱贫攻坚责任。
打造推动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骨干队伍
党员队伍由量向质持续转变。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发展党员关,注重从青年农牧民、高校、国有企业、反分裂斗争一线发展党员。充分利用各类平台,加大党员教育培训力度。举办自治区级示范培训班22期,培训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基层党员干部2500余人。完成党组织和党员基本信息采集工作,建立全区党组织和党员的电子身份信息库。认真开展“三大节日”走访慰问活动,管好用好自治区党内激励帮扶资金。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开展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试点工作,畅通党员“出口”。
充实壮大基层一线力量。选派第7批2万余名干部驻村、选派第2批5000余名第一书记,实现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全覆盖。基层一线力量不断充实壮大,把各项工作落到“神经末梢”,党在农牧区的执政地位更加巩固。
选优配强村(居)班子。制订《关于做好全区村(居)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工作方案》,建立党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主抓、民政等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各市地把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贯穿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四个凡是”的选人标准,把党性观念牢、群众基础好、维稳能力强、致富本领高的党员选进村(居)组织班子。
强化保障提振基层干部精气神
确保有钱办事。逐步建立了以财政投入为主、党费支持为辅、援藏资金为补充的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多元化投入机制。按每个乡镇20万元的标准,安排乡镇基层政权建设资金1.394亿元。建立村级组织工作经费动态增长机制,目前大、中、小村分别达到31485元、26485元、21485元。
确保有心干事。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工作意见》,从强化思想引领、培养锻炼、选拔使用等11方面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坚持真金白银投向基层,2017年,村干部报酬待遇在2016年基础上再提高10%。按照“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和成员分别按村委会主任、成员二分之一核定”规定,落实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成员报酬待遇。建立村(居)干部离任补助制度,每人每年不少于600元,村干部岗位吸引力逐步增强。
确保有台“唱戏”。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先后在昌都市和那曲地区召开全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和推进会,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覆盖,80%以上达到标准化。已投入10.67亿元新建活动场所441个、改扩建79个,设计办公、培训、服务、生活、产业等功能区,强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姓“党”、阵地为民的功能和定位,满足党员干部群众各个层面的不同需求,放大“虹吸效应”、增强吸引力。(记者 陈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