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当雄草原,依旧寒风萧瑟。在宁中乡堆灵村,曲嘎的家庭牧场上却是另一番景象——占地400多平方米的家庭牧场,牛棚、饲槽、饲草库、防疫室、水井等一应俱全,曲嘎与家人正忙前忙后,一会儿给棚圈里的牦牛添加饲草,一会儿又拿起扫把打扫圈舍,忙得不亦乐乎。
放下手中的活计,曲嘎告诉记者,以前家里只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畜棚,牦牛养殖方式也比较传统。去年5月,政府投资20.71万元,为家里修建了标准化的牛圈、饲草库和防疫室,还打了一口水井,同时畜牧兽医站的人员也会定期来牧场,为养殖户传授、讲解养殖新技术,提供牛羊疫病的防治、检疫。
“通过发展家庭牧场,我们不仅懂得了经营管理,还掌握了标准化养殖的实用技术,去年家里出栏了30头牦牛,经过短期育肥,每头平均增重为75斤,扣除每头300元投入,平均每头净增收2000多元。”曲嘎说道。
当雄,藏语意为“挑选出来的牧场”,作为我区传统的天然牧场,发展畜牧业作为其基础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随着牧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当雄县传统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低、草畜矛盾突出、牧民群众受传统观念束缚商品意识淡薄等问题也日渐凸显。
“长期以来,有的牧民家庭条件非常简陋,却养着百十头牦牛,有资产没资金。”当雄县委常委、副县长文林表示,高寒地区天然草场生态脆弱、产草量低,牦牛生长缓慢、饲养周期长,整体出栏率常年维持在15%左右。
加之牛圈设施简陋,抵御风雪灾害能力差,牲畜死亡率高,当雄县牦牛存栏量有限,有市场没规模,牦牛产业发展受阻,优势产品形不成优势产业。
如何在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基础上,将优势牦牛产业转化为牧民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成为当地政府的首要考量。
“我们通过推广暖季集中放牧育肥和寒季补饲保膘育肥等方式,加大饲草的补贴力度,全力推进牦牛增产行动,有效提升了畜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文林告诉记者,为让“当雄牦牛肉”这一地理标志产品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近年来当雄县以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规范牦牛育肥合作社,积极探索高效养殖育肥技术。
近年来,当雄县整合优质草场32万亩作为育肥草场,每年7至9月对7—8龄的牦牛实行暖季集中放牧育肥,10月中上旬统一屠宰,统一入库,统一销售。“这种育肥方式主要是利用优质天然草场牧草丰盛期集中放牧抓膘,成本低、增重快,能做到提前一个月出栏,增收作用明显,群众积极性很高。”
同时,为了走出我区传统牦牛养殖“冬瘦、春死”的困局,当雄县将11月至次年6月的寒季作为半舍饲保膘育肥期,利用现有暖棚设施,大力推广半舍饲生产方式,加大饲草料投入力度,分期分批补饲保膘育肥,加快出栏、带动群众增收。
2017年,郭庆村牦牛育肥合作社在牧草干枯期,对46头牦牛进行补饲养保膘育肥,90天后,平均每头牦牛保膘48公斤,除去成本补饲后一头牦牛实现增收816元。
文林表示,这种保膘育肥方式,加大补饲力度保膘育肥后出栏,转变了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实现了冬春季保膘育肥增收的目标,
“通过家庭牧场短期育肥,不仅实现了牦牛规模化饲养,提高了牦牛肉供给能力,同时也减少了天然草场放牧量、有利于草畜平衡,促进了牧民增收、资产变资金,转变了牧民群众惜杀惜售观念。”当雄县畜牧局草奖办负责人罗布顿珠说。
罗布顿珠表示,作为牦牛育肥主要示范模式的家庭牧场,当雄县力争覆盖全县一半以上的村居,让牦牛产业逐渐由传统养殖向现代规模化养殖转变,先期打造500头以上规模净土牧场3个,150头以上规模的家庭牧场17个。
另一方面,当雄县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了家庭牧场购置饲草扶持政策,购置饲草每斤补贴0.2元。
“去年我从林周县购置了饲草10.8吨,每斤1.2元,享受到政府的饲草购置补贴4320 元,从12月底开始对11头牦牛进行全舍饲保膘育肥,藏历年前已经出栏。”对政府的饲草补贴政策,曲嘎显得很满意。
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当雄县牦牛存栏数近28万头,当年出栏超过7万头,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41户参与短期育肥、户均增收1583.3元。
在探索构建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相结合的新型牧业经营体系的过程中,当雄目前还存在着冷藏设施建设滞后、冬春季保膘育肥组织化程度低、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缓慢、饲草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等问题,不仅影响了育肥效果,成本控制不够理想,也使得规模效益难以发挥。
文林表示,当雄县已进入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必须下大力气在围绕转变生产经营方式、饲草供给两个方面下功夫、做文章,进一步提升牦牛育肥质量效益。
“我们将通过‘企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牧民’方式构建畜牧全产业链,形成畜群畜种结构合理、一二三产业融合、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格局,走出一条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牧民增收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姜艳 记者 常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