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琳 制作
《西藏旅游》杂志在自治区旅发委的统筹指导下,创刊于 1992 年,2008 年《西藏旅游》开始实行市场化运作方式。在十年的发展中,该杂志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指导思想,以传播西藏独特的民族文化、宣传西藏丰富旅游资源为原则,不断为我区旅游事业贡献力量。图为“三八”妇女节当天,杂志社采编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记者 王菲 摄
作为深度报道西藏文化的平面杂志和新媒体平台——《西藏人文地理》,系统地透视、挖掘西藏人文地理资源,并用精美的文字和图片展示西藏的文化和艺术。图为该杂志员工在过林卡。 记者 王菲 通讯员 邱衍庆 摄
我区的报纸期刊已成为藏民族传播信息、推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大众媒介,在不断满足西藏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在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以及宣传西藏、介绍西藏、发展西藏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期《文化雪域》关注我区的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工作。
记者 王菲
路途远、海拔高、工作生活条件艰苦,这是客观条件。长期以来,我区新闻报刊出版单位努力克服各种艰难困苦,发扬“老西藏精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传遍高原河谷乡村,把美妙绝伦的西藏故事传递给全世界,为本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我区报纸期刊种类及特点
目前,我区具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报纸27种,其中藏文12种、汉文15种。期刊39种,其中藏文16种、汉文23种。报纸党报有《西藏日报》《拉萨日报》等各市地报,均有藏文版本和汉文版本,共计16种,所有市地均有党报做到了全覆盖,其他的为行业报、教辅报等。
按内容可分为社科7种、自然科学2种、科技3种、学报3种、文艺8种、时政7种、教育3种、体育1种、医药3种、少儿1种、宗教1种。
期刊内容涉及时事新闻、藏文学、藏医藏药、文艺研究、教育、学术研究、政策研究及宗教等方面。许多报纸和期刊都是免费赠送给基层老百姓阅读,让他们不出家门就能及时听到党的声音,了解到党的方针政策和新闻时事。
从2008年起到现在,全区报纸数量从21种增加到27种,增幅达到28%,期刊数量从34种增加到现在的39种,增长14.7%;报纸印刷数量从2008年的5600万份增加到2017年年底的8300万份,增长48%;印刷纸张从7.5万千印张增加到20.3万千印张,增长170%。期刊印刷数量和千印张数从2008至今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我区报刊业继续保持健康平稳发展态势。
我区报纸期刊经营现状
新媒体逐步发展,扩大了我区报刊产业的影响。《西藏日报》以及旗下的子报《西藏商报》《西藏法制报》不仅保持着传统报纸发行量的稳步增长,还开设了官网,实现了报纸的电子化,并上线了手机客户端,实现了线上线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多渠道多方式的传播,拓宽了传播渠道,为西藏的社会稳定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拉萨日报》《日喀则日报》《山南报》《昌都报》《阿里报》等市地党报以及《学习周报》《西藏青年报》《西藏科技报》也均开设了微信公众号。
全区5家期刊社建立了网站(《西藏大学学报》《西藏旅游》《少年发明与创造》《西藏人文地理》《教学考试》),10种期刊有数字期刊(《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西藏旅游》《少年发明与创造》《西藏人文地理》《教学考试》《西藏医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藏文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汉文版)》《西藏民族大学学报》)。此外,《西藏旅游》《少年发明与创造》《西藏人文地理》《西藏文学》《西藏艺术研究》等多种期刊注册了微信公众号。
我区期刊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市场化程度不高,经营集中度低,目前全区39种期刊分布在20多家单位,一个单位平均经营1.5种期刊,存在“小、散、弱”的问题。同时,市场化经营的期刊种类不多,绝大多数期刊是各单位主办的时政类、文学艺术类和学术类期刊,只有《西藏人文地理》《西藏旅游》《少年发明与创造》《教学考试》《娱乐大世界》少数几种期刊实行市场化经营。
我区报纸期刊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我区期刊种类将更加丰富、数量将更加繁多、质量将更加优质。仅这两年来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创办的报刊就有6种,其中报纸2种、期刊4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拟将出台《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将彻底改变监管报纸期刊出版质量无法可依的现状,将会从很大程度上提升报刊出版质量。
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期刊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将是我区报纸期刊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所有的出版产品都将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的转型升级。目前,我区也有部分报刊社已建立网站、出版电子期刊、注册微信公众号,在未来几年数量会越来越多,对拓宽发行渠道和传播渠道,提供舆论引导力将发挥积极作用。
下一步,我区将依托“中国期刊交易博览会”,为期刊搭建一个信息化的展示平台,将实现在线阅读、在线购买等方面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