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西藏新闻

西藏开展“短平快”项目富民工作:同心携手致富忙

时间:2018-04-24

2012年,山南市琼结县白松村在乡党委政府和县农牧局的支持下成立了“白松村彭波半细毛种羊扩繁(短期育肥)合作社”。近年来,合作社致富项目使村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图为琼结县一批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在白松村参观取经。记者 洛桑 摄

拉萨市曲水县净土健康产业园区内,一批“短平快”富民项目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 图为园区天麻种植基地的务工人员在提取天麻种子。记者 洛桑 摄

在我区广大农牧区,因地制宜发展和推广一批“短平快”富民项目是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对全区农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全区各级党委、政府主导下,尤其是在全区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大力推动下,一大批“短平快”富民项目在各地落地生根,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在推进“短平快”项目发展过程中,有何经验借鉴与不足?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多亏干部来帮忙,我家也算奔小康;彩电冰箱样样有,过得还比城里强。”拉萨市城关区纳金乡嘎巴村的村民们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大力发展运输业,户均增收万余元。

这是我区强基惠民驻村工作引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生动写照之一。

近年来,全区强基惠民驻村工作队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导各个村(居)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完善发展规划,谋划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和见效较快的产业发展项目,切实拓宽致富门路、帮助改善民生,激发了农牧区自主发展潜力,赢得了各族群众的广泛好评。

理清发展思路谋长远

全区各驻村工作队把拓宽致富门路作为第一要务,把“富脑袋”作为“鼓钱袋”的重要前提。

2011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坚持自治区、市地、县区、乡镇(街道)四级联动,已选派6批、13万余名党员干部进驻全区5469个村(居)开展驻村工作。

在深入走访调研、建立家庭台账、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驻村工作队经常与基层干部群众座谈,教育引导群众解放思想,打破少数群众“等靠要”思想的僵局,帮助村(居)“两委”班子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定位、创新发展模式;引导和集中组织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和城镇新增劳动力转移到各地重点建设项目上就业,实现增收,带动致富;积极争取自治区强基惠民活动计划外资金项目及相关单位的支持和帮助,及时梳理上报强基惠民活动“短平快”项目,着力破解制约村(居)发展的瓶颈,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逐步拓宽致富门路,帮助群众增收创收,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全覆盖。

自第六批驻村工作开展以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驻比如县良曲乡格康村(10村)工作队进驻后,立即对72户村民开展走访调研工作,与村民谈家常、看“存粮”,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在项目的申请和落实方面,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及时跟进前一批工作队申请工程项目的审批和落实,目前,工程总投资300多万元的格尼村到格康村公路已顺利完工;村文化室门前水泥桥项目已列入那曲地区2017年农村公路第二批建设计划,项目总投资198万元,预计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驻村工作队始终把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作为驻村工作的重要内容。该工作队积极与格康村到格尼村公路工程项目部负责人沟通协调,安排贫困户和有车辆的村民到工地务工,实现劳务创收28417元;组织贫困户整修村文化室大院路面,预计劳务创收28600元。

顺乎民意拓宽致富渠道

贡嘎县岗堆镇托嘎村成立达瓦铜器加工专业合作社,乃东县泽当镇赞塘居委会成立次久塔妇女民族手工编织合作社,扎囊县扎其乡申藏村成立虱雕工艺农民合作社……山南地区各驻村工作队结合实际,积极与村“两委”班子沟通协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壮大了一批民族特色手工业。

申藏村村委会主任旺扎说:“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提高了村‘两委’班子在群众中的威望,号召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

林芝市墨脱县各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帮助农牧民群众发展野生花椒、红米、热带水果种植、藤竹编织、香蕉生产加工和珞巴村寨农家乐等特色产业,增加了珞巴、门巴族农牧民收入。

全区各驻村工作队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在全地区范围内认真实施“短平快”项目,进一步夯实农牧区产业发展基础,增强村(居)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拓宽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路。

截至2017年,全区驻村工作队帮助村(居)理清发展思路5.9万余条,制订实施经济发展规划8.1万余项,落实并完成项目12689个,帮助驻在村(居)发展集体经济实体23789个,对农牧民群众开展培训1.7万余期,帮助群众增加现金收入23.3亿余元。

推进扶贫开发奔小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年来,广大驻村工作队员作为基层群众最贴心的“老乡”,自觉肩负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神圣职责,注重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齐心协力奔小康上下足了功夫。

全区各驻村工作队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民生工程”,紧紧围绕中央“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自治区“八个到位”要求,主动作为、强化执行、狠抓落实。

2017年以来,拉萨市大力协助县乡村搞好扶贫调研,把扶贫开发“四查”(自查、队查、县查、市查)工作做深、做细,先后协助开展3轮普查核查工作,全面摸清拉萨市11237户44162名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逐户建档立卡,做到人有名、户有卡、村有册,底数清、问题明。同时,充分利用全市净土健康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职业培训资源充足和“四业工程”机制完善等优势,帮助贫困人口就地就业脱贫。

林芝市波密县达曲村工作队组织467名村民筹集资金200余万元,成立康玉乡昂思拉农牧民商贸有限公司,经营日用百货。公司运营6个月,累计进货量达300余万元,实现净收入20余万元,预计入股村民年净收入达6000元以上。

昌都市芒康县各驻村工作队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打造出“康巴蜜橘”“康巴大蒜”“盐田酸橘”“纳西蜂蜜”“木许竹编”“曲孜卡反季蔬菜”等众多品牌,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发展模式,培育致富产业92个,预计集体经济年增长6530余万元,实现集体与群众“双赢”共富。

2017年,各驻村工作队坚持把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目标,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农牧产品加工、旅游文化、藏医药、民族手工业等特色产业,挖穷根、找门路,竭尽所能帮助“穷亲戚”解决实际困难。截至目前,全区各驻村工作队宣讲扶贫政策4.77万余场次,争取扶贫项目942个、资金13.83亿元。找准发展路子1.2万余个,制订实施经济发展规划1.27万余项。协助村集体发展经济实体5888个,组织群众劳务输出27.87万余人次,增加群众现金收入3.91亿元,有力促进了农牧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上一篇:西藏建成104座生活垃圾填埋场 推进垃圾分类试点
  • 下一篇:今年西藏第二批公考预计5月中下旬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