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1日,为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行为,提高涉企收费政策的透明度,自治区政府通过门户网站将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进行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有效促进收费行为规范。
规范涉企经营服务型收费工作深入开展的同时,从事绿色能源水力发电的企业对减税降负有着深刻感受。国电西藏尼洋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文波坦言:“全面营改增以来,打通了税款抵扣链条,产生了减税‘连锁反应’,日常生产经营的税负不断减轻。房屋租赁费、物业管理费、劳动力外包服务费等很多服务支出,都实现了抵扣,真正让企业享受到政策的红利。”
2017年以来,为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市场信心,我区加大力度推动清理涉企收费、减轻企业税费工作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强化统筹协调 形成工作合力
近年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清理和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有关部署和四部委《关于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要求,我区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狠抓落实,对清理规范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向各市(地)、各有关部门印发《关于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的实施方案》,建立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的具体目标、范围、措施、步骤和任务。
——各市(地)、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署,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发改、财政、工信、民政等部门切实下力组织开展涉企收费统计、清理、检查等工作,对各单位是否严格按照各项政策、各项收费内容进行执收,对有无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变相收费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
——以公开促规范,逐步建立健全收费目录公示制度,并严格执行目录公开常态化、目录更新动态化,让企业和社会各界更加便捷、清晰、及时地了解各项收费政策内容和实施情况。
此外,在减轻企业税费方面,深化增值税改革,全区税务系统强化组织领导,提出工作要求,明确工作目标、划分工作任务,细化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机制,着力巩固“稳”的基础,扩大“惠”的范围,积蓄“进”的力量。
加大清费减负力度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为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增强改革实效,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我区进一步落实企业减负工作任务,优化发展软环境。
2017年底,国家发改委按照统一部署,放开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条件的、已不再作为行政审批前置事项的、服务内容不具有强制性的项目,同时取消了一批收费性质发生变化、相关费用由财政保障的项目,还整合规范了一批性质、内涵接近的项目,并于2017年12月27日发布公告,公告显示我区现有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10个大项。
清理中介服务收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由各审批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委托开展的技术服务性活动,全部通过竞争方式选择服务机构,相关服务费用均由审批部门支付并纳入部门预算。全区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建设的提供公共性服务的各类电子政务平台,均免费向企业和社会开放。
清理银行收费。商业银行自助减免或降低单位小额账户管理收费,为个人和小微企业减负4.19万元/年。
清理行业协会商会收费。全区共37家行业协会商会,2017年,我区各行业协会商会积极主动取消、降低会费标准,为企业减免会费共计422.5万元。
营改增红利持续释放 助力企业发展
“我们作为营改增不动产租赁业,对于老项目享受简易办法征收,营改增后仅出租商铺一项就能少交27余万元税款,远低于营业税时期,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惊喜。”一谈起营改增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西藏林芝美林实业有限公司财务审计部巴桑卓玛激动地算起了账。“税负降低看得见、摸得着,通过进一步扩大经营面积,吸引更多商户入驻,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2017年以来,以服务业为主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全面推开,从税制层面上解决了营业税重复征税的问题,并取得了完善了税制、企业减负、经济转型、体制优化和促进管理等方面的积极成效。
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入基层税务机关、重点企业开展调研,通过发放营改增调查问卷、对企业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全区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特别是营改增以来企业的整体税负情况,全面分析纳税人在发票开具、纳税申报、政策适用等方面的运行情况,多渠道了解纳税人的诉求,确保政策宣传全覆盖、无盲区。
坚持以纳税服务为导向,针对调查中发现的疑点、难点、痛点问题,深入开展税企交流,增强税企互动,增进征纳了解,摸清企业需求,实现纳税人对营改增各项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让企业尽享营改增减税红利。
坚持把营改增政策作为宣传重点,通过发放宣传册、设立24小时咨询电话等多渠道强化宣传,确保营改增政策及办税流程实现无差别全覆盖,征纳关系实现无障碍零距离。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底,我区共有营改增试点纳税人逾8万户。其中,“3+7”行业试点纳税人共1.19万余户,建筑、房地产、金融、生活服务业试点纳税人共6.88万余户。
2018年1—2月,所有增值税纳税人总体实现净减税2.14亿元,其中“3+7”行业实现净减税9683.02万元,四大行业实现净增税3938.59万元,原增值税行业因增加抵扣实现净减税1.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