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潘多老师的家,温馨的小院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客厅整体的布局显出古典和优雅。59岁的潘多坐在卡垫上,神情怡然。
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的那年,潘多出生了,让她自豪的是,自己的生日是10月1日。
退休前,潘多是日喀则市第一小学的教师,从1981年工作到2012年退休,潘多把青春完全奉献给了自己的母校,工作了31年的她子孙绕膝,安享晚年。女承母业,她的女儿旦央如今也沿着潘多的道路继续走着,成为日喀则市第一小学的教师。旦央的丈夫也是一名教师,在日喀则市第三高中教藏语,他们组成了“教师之家”。
日喀则市第一小学于1953年正式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国家在日喀则创办的第一所公办小学。当时叫日喀则县小学,学校除了小学,还有初中部,潘多老师也是该学校初中部的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后她考上了当时的日喀则地区师校继续深造,1981年从师校毕业后回到母校“县小学”工作,一待就是31年。
回忆起当时的市一小,她感慨万分:“真的只能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当时的条件哪能跟现在比,我们那会儿别说其他的,就是桌椅板凳都没有,每个孩子都会从家里带一个小垫子,然后把它铺在地上上课。教室的窗户只有木质的框架,大家用铁片把窗户盖住,以此遮风挡雨。现在小学的那个位置,当时有座寺庙,学校的另外一个名称‘格萨尔拉康小学’,也是因庙而得称。考试时教室不够,就在寺庙里考试。”当时学校里由于教师的欠缺,她一个人就教过汉语、数学、体育、音乐等课程,那时还不分班,一个年级就是一个班,每个班里的学生人数有100多人。”
旦央告诉记者,不仅自己的母亲,就连上学时都要自己花钱购买课本、校服等日常用品。“现在别说交费了,教育局还要统一发放大米、面粉、食用油、罐头等,今年学校还在筹备建立学生食堂。‘三包政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西藏教育事业的重视,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无比欣喜。”
“我工作后拿到的第一个月的工资有64块钱,我把60块交给妈妈,4块自己留着买东西,这一点我记得特别清楚。”潘多发自肺腑地说,“还能有什么不满足呢?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的好政策!”现在教师的待遇也越来越好,拥有高级职称的潘多老师退休后每个月还能领到一万多元的退休金。
听潘多老师讲,当年她们上学的时候,她们的课外活动就是放牛、捡柴火、捡树叶喂牲畜、烧砖,有时还要卖一些小东西补贴家用。上学的时候要背6斤沉的藏文书法木板,木板上面的黑墨和墨水都是自制的,黑墨是用电池里的炭黑取出来之后磨成粉,再加水,而墨水是用红糖制成的。“现在学校里的课余生活很丰富,有各种社团活动,还有舞蹈室、计算机教室等等,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背着木板了。”旦央说。
旦央以前也在市一小上学,拉萨师校毕业后分配到母校任教至今,她在学校负责德育工作,同时连续5年代教六年级的汉语文课。自己当老师之后,旦央明显感觉出跟母亲那个年代相比,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有了质的飞跃,可以用日新月异,一日千里来形容。“母亲工作那会儿,都是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尤其教数学时画图形非常麻烦,而现在,包括老教师在内,大家都能熟练地应用高科技的教学设备了,备课时做好课件,上课时用电脑和投影仪播放出来就行了。”旦央说。
“我们老师压力特别大,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的,思维太活跃了,知道的也特别多,以前我们上学时三年级才接触到拼音,现在的小孩一年级的时候已经把古诗倒背如流了,这要放在我们那年代,想都不敢想。”旦央笑着说。旦央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当记者谈到孩子的将来时,她面带微笑憧憬了一番:“我希望将来两个孩子中间起码有一个能当老师。”
这是一个教师家庭,她们经历并见证了日喀则教育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日喀则乃至西藏的发展播下希望的种子,她们一生如一日,桃李满天下。(通讯员 董宏磊 记者 楚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