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珞巴族的“犀鸟之魂”舞蹈。
图为珞巴族的“犀鸟之魂”舞蹈。
本网讯(记者何宝霞次旦多吉)5月10日,“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主题活动西藏行山南组走进隆子县斗玉村,感受独特的珞巴族文化。
珞巴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有语言没文字,以打猎为生,随着历史的发展珞巴族形成了独特而璀璨的珞巴族狩猎文化。
图为珞巴族男子的服饰,因不能猎杀野生动物,现在已不再使用野生动物的皮毛了。
图为珞巴族女子的传统服饰。
服饰分男女,背篓也分男女,图中上面为男子狩猎时背的背篓,下面为女子劳作时背的背篓。
斗玉珞巴民族乡距离隆子县城129公里,是山南市唯一的珞巴族聚居地。2015年10月总投资3810万元的斗玉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成竣工。走进斗玉村,干净整洁的石板路两旁是排列整齐的珞巴族民居,绿树成荫,青稞已挂穗,村子里卫生所、垃圾填埋池、给排水系统等民生硬件设施齐全。
图为斗玉村绿水掩映下的小桥流水。
记者到来时正赶上斗玉村的“犀鸟之魂”舞蹈在村里的珞巴原乡广场演出,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音乐手舞大刀的男子唱着古老的歌曲,十几名身着黑白条纹裙的女子踏歌而入,强健的舞姿展现着珞巴族男子狩猎时的英勇、阳刚气概,如流水一般的舞蹈体现了珞巴女子的勤劳、柔美。大刀、羽毛、配饰无不体现着珞巴族的狩猎文化。
图为珞巴族的传统民居,屋顶采用铝制稻草材料替代原有稻草。
传说犀鸟是珞巴族的守护神,2015年斗玉村在山南群艺馆的协助下历时两个多月创作了舞蹈“犀鸟之魂”,舞蹈融入了珞巴族的狩猎、服饰、刀舞、传说等文化元素,体现珞巴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舞蹈在参加2015年雅砻文化节之后一炮打红,其后又参加了2016年藏历春晚,成为对外展示珞巴族狩猎文化、民族精神的一个窗口。
图为珞巴族的传统生活用品,右下角是装螃蟹的小竹篓。
村医德吉是一名珞巴族女子,因自小喜欢舞蹈,农闲、工作之余参加了村里的舞蹈队,舞蹈队至今已排练了藏舞、珞巴舞等十几种舞蹈,德吉平时做村医有工资,家里还有种地的收入,再加上国家给的守边补贴、舞蹈队给的工资,一家三口一年有五万多元的收入呢,早已是小康之家了。女儿在村里上小学,女儿也喜欢舞蹈,长大后一定要教女儿学“犀鸟之魂”,将珞巴族的文化传承下去。(图片、视频由记者何宝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