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阿里高原,新绿萌动,暖风沁人,一片片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一个个干劲十足的干部群众,展示着新一年的阿里发展速度。
近年来,阿里地区在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上精准发力,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助推器,加足马力,加快进度,让群众和企业办理相关业务“少跑腿”,以繁琐审批程序的“减法”,换取了群众满意度的“加法”,激发了市场活力的“乘法”。
几天前,业务量不断扩大的阿里地区某建筑公司决定在日土县再开一家分公司。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刘祥斌去阿里地区工商局时,被告知可以在网上办理相关业务。回到公司后,刘祥斌网上登陆了西藏自治区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服务平台,递交了电子化登记注册申请相关材料,没过两天,工商局工作人员就将营业执照送上了门。“真没想到,足不出户,几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效率太高了。”刘祥斌说。
“过去,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统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等要分开办理,申请人要跑好几个部门,办下来少则半个月,多则数月。”阿里地区工商局副调研员张海峰告诉记者,“去年,我们在实施企业‘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的基础上,又新整合10个部门、13项涉企证照事项,实现了‘十八证合一’,对于被整合的事项,企业只需要到工商部门办理包含了‘社会信用代码’的‘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即可,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申请人往返各部门办理审批的奔波之苦。”
手续的简化使商事主体的准入门槛大大降低,有效激发了群众投资创业活力。最新数据显示,仅2018年一季度,阿里地区就新增市场主体295户、新增注册资金9.92亿元;市场主体总量达到7458户,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4年时间里年均增长20%。
“心系百姓,为民解忧”,去年12月,阿里地区改则县日玛村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嘎玛桑布将这面锦旗送到了改则县工商局。在办理变更合作社负责人、拓展业务范围的相关手续时,送锦旗这次是嘎玛桑布唯一一次前往工商局。“我们从小都是生活在牧区,很多程序都不懂,但是在创办合作社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打一个电话给工商局,他们就派人上门办手续,手把手教我们,真的非常感谢。”嘎玛桑布说。
近年来,阿里地区各级工商部门坚持从企业和群众需求出发,着力提升服务,实现了工商队伍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工作作风三大转变,推进登记注册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
阿里地区工商局企业科负责人彭华告诉记者,近段时间以来,阿里各县工商局工作人员,正在开展走村入户调研活动,围绕着“如何让营商环境更加宽松便利、竞争环境更加公平正义、消费环境更加安全放心”问题,深入市场主体和农牧民群众中听取意见和建议。
“阿里地区高寒缺氧、地广人稀,有着非常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市场环境,自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定期不定期开展调研活动已经成为工商局的常态,只有对企业、群众需求了解深了、透了,改革成效才能得到真正的认可,农牧民群众才能享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彭华说,“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农牧区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逐年升高,但是一些群众因文化程度较低而导致填报材料有困难,而且农牧区路途遥远、出行不便,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开展了上门宣讲政策、上门办理相关业务、上门送营业执照等服务,推动全程电子化向农牧区延伸。”
对于下一步改革目标,阿里地区工商局副调研员张海峰表示,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商事制度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攻坚之年,阿里地区工商局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开展好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活动,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市场监管改革创新,着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让阿里成为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